哥哥冒天下之大不韙,和撿來的妹妹結婚,生下來的兒子叫李鴻章
2023/07/11

在古代封建時期,最講究的便是一個人倫綱常,尤其是在婚姻大事上,更是要求「父母之命,媒妁之言」,而且還有「同姓不婚」的說法,如果是兩個相同姓氏的人結婚,那麼就會是「男女同姓,其生不蕃」。

由此可見,同姓男女成親的話,那絕對是不會被世人所看好的,那就更不要說是兄妹結婚了,就算是在我們今天,兄妹之間產生了感情,那也絕對是有悖人倫的事情。

但是在清朝,卻就有這麼一戶人家,家中飽讀詩書,本應恪守封建禮教的哥哥,卻是和妹妹之間產生了感情,結為了夫妻,這種非同尋常的結合,他們的后代會就此「不藩」嗎?

農家讀書

清朝時期,安徽合肥磨店鄉有一門農戶人家,家中老父親名叫李殿華,世代農耕勞作,從來都離不開這一畝三分地,家中一共生了四個兒子,倒也算是勞動力充足。

但那個時代,不是說人們辛勤勞動就能吃飽飯的,干旱、洪澇等天災,征稅、兵匪等人禍,哪一件都能壓地老百姓喘不過氣來,李家也是如此,而且和平常人家相比,李家的負擔更重。

四個兒子的李家,怎麼就負擔更重了呢?

原來這李殿華雖然是個土里刨食的農戶,但他卻并不希望自己的兒子們也和他一樣,對于這四個兒子,李殿華是抱有非常大的期望,想讓他們出人頭地、光宗耀祖,實現人生逆襲。

恰好封建時期,最能改變命運的,那就是科舉考試了,正所謂「朝為田舍郎,暮登天子堂」,一旦能夠金榜高中,那絕對是鯉魚躍龍門,說不定從此就帶著整個李家一起轉運了。

所以對這四個兒子,李殿華一向是讓他們以讀書為重,家中活計能不干就不干,只要在讀書科舉一途上有了名堂,那自己累死也高興。

就這樣,本來有四個勞動力,李殿華卻一個都不舍得用,這不就相當于只是平白地多了四張吃飯的嘴,多了四個納稅的人頭,李家負擔哪能不重呢?

但好在,李殿華幾乎豁出性命的這一番投資并沒有打水漂,李家四個兒子里終于是有一個能夠帶來轉機的人了,那便是李殿華最小的兒子李文安。

「笨小孩」

李文安是嘉慶年間生人,此時的李殿華幾乎已經絕望了,因為自己的前三個兒子在讀書上確實沒什麼天分,別說中個舉人、進士了,就連個秀才那也是散場敲鑼——沒戲了。

難道自己李家真就不能「逆天改命」,擺脫這家徒四壁的貧苦生活嗎?

李殿華抱著最后一搏的心態,又開了李文安這個「小號」,把全部的希望寄托在了他的身上。

但令李殿華難過的是,李文安從小就體弱多病,身子骨風一吹就像是要散架了,這個狀態的別說趕緊讀書了,好好長大不夭折就是一件幸事了,這不由讓李殿華搖了搖頭,算了,愛咋咋地吧。

就這樣,別的聰明孩子三四歲就開始讀書啟蒙,抱著《三字經》咿咿呀呀地讀了,李文安卻是一直到了八歲才進入私塾開始認字,十三歲時,同村的二狗都考上秀才了,李文安才把《四書》、《毛詩》背完。

李殿華看到小兒子也是這麼不開竅,心中不由嘆氣,便想著就此算了,趕緊給李文安尋一門親事。

畢竟既然讀書無望,那就趕緊成家,娶妻生子,開枝散葉,生下來孩子再把期望寄托在他的身上,這也不失為一個奔頭。

但誰知連著兩年給李文安說了好幾家姑娘,李文安每每卻就是低著頭也不說話,像是個悶葫蘆,這不由把李殿華給氣急了,行不行你倒是吱一聲啊。

李殿華又追問了李文安幾句,卻只見李文安小心翼翼地抬起頭,向著一個方向瞄了一眼,李殿華見狀抬頭一看,心中頓時「咯噔」一聲。

夜遇女嬰

在早些年前,李殿華一日外出歸來時,天色已晚,他走在路上,卻突然發現路邊有一個「小口袋」正在不斷地蜷縮顫抖。

李殿華心中好奇,走上前去一看,卻發現這竟然是一個小女嬰正被裹在幾件破衣服里,不斷地哆嗦。

李殿華上前推了推小女嬰,誰知這一碰,李殿華便只覺得好似摸到了一塊燒紅了炭火,不由心中一驚,連忙仔細查看,卻發現這小女嬰竟是已經高燒不止,就只剩下一口氣了。

李殿華越看越只覺得心中難受,當即便抱起了小女嬰往家里趕,到了家中喊來妻子,讓她去找大夫。

但這燈點上了一看,李殿華夫妻二人更是嚇了一跳,這女嬰臉上竟然起了一個又一個的「小水痘」

,這竟然是天花!

在以前,天花幾乎就是絕癥,染上了天花的人活下來的機率非常低,而且傳染性還非常強,就是大夫也大多不愿意醫治這種病人。

一個和自己非親非故,隨手撿來的女嬰,染上了天花,按正常人的反應來說都是唯恐避之不及,但李殿華卻心中不忍,現在把女嬰送回路邊,那她幾乎就是必死無疑啊。

于是李殿華夫妻二人硬是打著小心,好好照顧女嬰,這最終竟然還真把這孩子給救了回來。

小姑娘漸漸長大了,便直接認了李殿華夫妻二人為父母,隨李殿華的姓為李氏,李殿華能夠添個女兒,幫妻子操持家里的活計,自然也是非常高興。

但美中不足的是,由于生過天花,小姑娘李氏臉上留下了一個又一個的小坑,成了一張「麻子臉」,而且因為從小就忙里忙外地操持家務,也沒有纏足,長了一雙大腳。

這讓李氏也是過了十好幾歲也沒人上門提親,就一直呆在了李家。

此刻李殿華追問李文安的親事,只見他悄悄撇了小姑娘李氏一眼,不由想起了一件事情。

前幾日一大清早他起床出屋,只見李氏靠在了廚房門邊的柴草上睡著了,他想了想知道是昨天李氏操勞家務忙到深夜太累了,以至于連自己屋子都沒回,在這里倒頭就睡。

但又一看,只見李氏身上還披著一件衣服,李殿華上前一打量,認出來了這是自己兒子李文安的,當時李殿華還只道這是李文安見李氏勞累,心疼妹妹,但此刻見李文安的神態表情,怎麼能還不知道兒子的心思呢。

旺夫轉運

可這李文安和李氏畢竟是兄妹,就算李氏不是自己親生的,但有了這個名頭,他倆之間就是絕無可能,這哥哥和妹妹怎麼能夠結為夫妻呢?

但自家女兒這個情況,想找個好婆家是有些困難的,給李文安尋一個妻子,那肯定也是要出一大筆彩禮,李文安心中已經有了妹妹李氏,找來的新媳婦兒肯定也不被他喜歡,這說不定又是一樁孽緣。

再加上李殿華的妻子從旁相勸,最終李殿華還是隨了兒子的意,就讓他娶了自己的妹妹,權當是這麼多年的童養媳吧。

就這樣二人成親之后,李氏也知道自己的這個「哥哥」

是個好人,更是高興自己從此就是真正的「李家人」了,在家里是勤勤懇懇地當李文安的賢內助,先后給李文安生下了六個兒子,兩個女兒,長子李瀚章,次子便是李鴻章。

而李文安娶了李氏之后,竟然也真的如同轉運了一般,在學業上逐漸突飛猛進,成為了當地縣里的優稟生,也就是由朝廷供給吃喝,讓他不用操心別的,只專心讀書就可以了。

但隨著家里吃飯的人越來越多,李文安只解決了自己的一張嘴,還是遠遠不夠的,李家的情況依舊是舉步維艱,根據後來李鴻章在家書中的回憶,

甚至每到了大年三十「過年關」時,都會有人冒著風雪來他家敲門要債,李家只能熄燈滅燭,裝作家中沒人,大氣都不敢出一聲,以此來躲債。

幸虧李氏給李鴻章找了一個好的啟蒙老師周菊初,每每李家被人逼得走投無路、揭不開鍋時,總是周菊初出面,掏錢掏糧,幫助李家渡過難關。

這一切激發了李文安埋頭苦讀的斗志,果然到了1834年,34歲的李文安終于中了道光甲午科舉人第96名,這終于算是咸魚翻身了。

一時之間,李家門前車水馬龍,當地各路達官顯貴紛紛前來恭喜道賀(詳情可參見《儒林外史》中范進中舉),畢竟這可是一個舉人呀,李家往上數八輩都沒出過一個舉人。

從此之后,李文安就和普通的平民百姓不一樣了,而前來道賀攀親的人中,有一人名叫李鴻謨,在見了李文安的妻子李氏,聽了這二人的故事之后,更是直接上前認親。

原來這李鴻謨便是李氏的親生父親,當年也是他見女兒生了天花,高燒不止,覺得養不活,才將李氏遺棄的。

但這樣的事情在那個時代,誰也沒有辦法站出來說李鴻謨做的不對,便是李氏,為了顧全丈夫的面子,也只能忍著委屈,不能去責怪李鴻謨。

就這樣過了四年,李文安再次高中進士,而和他一同登榜的進士中,一人名曰曾國藩,這種關系在那時被人稱為「同年」,是真正的「親同學」。

何來「不藩」

後來李文安被派到了刑部為官,和林則徐的兒子林汝州為同事,李文安在刑部是兩袖清風、剛正不阿,經手的所有案子都是詳查再三,堅持依法定案,而且對于那些囚犯們也是多加照顧。

哪怕是被判了死刑,最大惡極的死刑犯,李文安也讓他們在監獄中保持了做人的尊嚴,每每到飯點兒,他還會親自前往現場,看著獄卒給囚犯盛滿飯,不準偷工減料,這在那個時代,當真是難能可貴,以至于有人專門為他寫詩道:

「一湯一飯淺深量,是否堪餐每自嘗。甘苦可推軍十萬,獄中留得姓名香。」

就這樣,李文安的善心為他迎來了名望,後來他也升任為四川主事、云南員外郎等職,而家中的事情則也是被李氏照料得井井有條,尤其是他的兒子李鴻章,這就不必多說。

在李鴻章年僅21歲時,他便中了舉人,與此同時還娶了當初他啟蒙老師周菊初的侄孫女周氏。

24歲時,李鴻章中了進士,拜曾國藩為師,這哪里有半分「不藩」的樣子呢

到了後來,李文安在55歲時去世了,李氏便跟著李瀚章、李鴻章,這些兒女們一起生活。

此時李家的子女們都已經在朝為官,兩個女兒也分別嫁了個記名提督和江蘇候補知府,可以說李家一門榮耀顯貴之極,本來李氏這也算是先苦后甜,能夠安心享享清福了。

但李氏卻依舊保持簡樸的作風,并不和普通的老太太一樣四處溜達顯擺,反而時時告誡兒女們一定有謹慎為官,不能過度膨脹。

到了後來,李鴻章平定了太平天國之亂,由胡廣總督調任為直隸總督。

此時李氏正是在湖廣總督府中,和李鴻章一起生活,但李鴻章調任了,李氏卻根本不收拾行李、不打理東西,一點要走的意思都沒有。

難道李鴻章走了,這湖廣總督府,李氏還能接著住嗎?

哎,人家還真能接著住,因為接任湖廣總督的,正是李鴻章的哥哥、李氏的大兒子李瀚章。

總督都換了一任,但這李老太太根本不用挪窩,因為換了一個總督還是她兒子,四里鄉親知道了這件事情,紛紛稱贊李老太太有福,總督換防了,老太太都不用換防。

李氏75歲大壽時,也正好趕上了慈禧太后40歲壽日,恰好這一年同治皇帝駕崩,光緒登基,為了籠絡李鴻章等大臣,光緒帝賜給李氏「松均益壽」匾額一面,紫檀三柄,玉如意一柄,綢緞布料數匹。

到李氏83歲這年,李氏身患重病,光緒帝下令賜李鴻章一個月假期,人參八兩,回家照顧母親。

但可惜在圣旨下達的當天,李氏便病重離世了,光緒便令李鴻章扶靈回鄉安葬,沿途大小官員必須妥善接應。

就這樣,李氏的靈柩被李鴻章運回了合肥磨店鄉,和李文安合葬在一起,這兄妹情緣也畫上了一個句號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