范仲淹:文能治盛世,武可鎮山河,何等人物,值得后世仰視千年?
2023/07/08

一、認祖歸宗——游子未歸春又老

范仲淹,字希文,蘇州吳縣人。在范仲淹之前,蘇州范氏并沒有什麼名氣,而且,范仲淹是后期才認祖歸宗的,在很長一段時間,范仲淹并不姓范,而是姓朱。《宋史·范仲淹傳》記載:

仲淹二歲而孤,母更適長山朱氏,從其姓,名說。

用現在的話說,范仲淹的命并不好。他兩歲的時候,父親范墉便去世了。母親謝氏帶著他改嫁給了一個叫 朱文瀚的讀書人。繼父朱文瀚對他很好,給他取名為「朱說」。

在范仲淹中舉之前,他一直認為自己是朱文瀚的兒子。直到有一天,他看到朱家的兩位堂兄弟大肆揮霍,范仲淹前去勸說,沒想到兩位堂兄弟輕蔑地對他說:「我們揮霍朱家的財產,你有什麼資格過問!」

范仲淹茫然,他難道不姓朱?他回家問母親,這才知道自己本來姓范。史載:

少有志操,既長,知其世家,乃感泣辭母……

范仲淹得知自己的身世后,痛哭不已,他跪下給母親和繼父叩首,辭別他們,來到蘇州認祖歸宗。沒想到,蘇州的族人聽聞他歸來,不愿承認他的身份,因為怕他會分走一部分財產。

其實,當時的蘇州范氏并不顯赫,正是因為范仲淹的到來,若干年后,蘇州范氏才能聲名鵲起,影響千年。

當時,范仲淹已經中舉,因族人不接納他,他只得到寺廟中讀書。范仲淹每天煮一鍋粥,待粥凝固后,用刀一切四塊,早晚各兩塊,這便是他一天的口糧。這就是成語「劃粥斷齏」的出處。

其實,當時曾有好心人給范仲淹送來美食,范仲淹堅決不吃。他說,一旦今天吃了山珍海味,明天怕是吃不下粥了。

自古以來,都不缺乏貧寒之人。缺乏的是貧寒但有志向之人。范仲淹身世不佳,委身破廟,仍不墜青云之志!這等人物,值得后輩尊敬。

北宋大中祥符八年(1015年),宋真宗開科取士,當年的進士榜上,出現了「朱說」的名字,當年,他26歲。兩年后,他擔任集慶軍節度使推官,才正式回歸本宗,改回那個響亮的名字——范仲淹。

二、不默而生——處江湖之遠則憂其君

范仲淹和許多寒門學子一樣,進入仕途時都是從小官做起。然而,螢火雖小,他并沒有黯淡。范仲淹以家國為己任,他不斷上書,批評地方官員,針砭朝政,主張革新。范仲淹的這種「刺頭」行為,雖然增加了自己的名氣,卻與仕途「無益」,他被一貶再貶。

當時,范仲淹的好友梅堯臣給他寫了一首詩,名曰《啄木鳥》,梅堯臣勸范仲淹,做官不能像啄木鳥,雖然啄了蟲子,但最終卻引來殺身之禍。

范仲淹不聽,梅堯臣又寫了一篇《靈鳥賦》,寓意做官不能學烏鴉,烏鴉不停地叫,會讓人有一種不祥的預感,所以大家都不喜歡烏鴉。

梅堯臣希望范仲淹從此能夠閉上嘴巴,懂得和光同塵。

范仲淹最后給梅堯臣回復了八個字: 寧鳴而死,不默而生。

700多年后,美國人帕特里克·亨利說過一句「不自由,毋寧死」的話,被全世界推崇。殊不知,早在700多年前,范文正公的8個字,就表達了同等意思。 范仲淹不怕死,不怕不吉利,他要的,就是通過自己的大聲疾呼,喚醒龐大的官僚系統。

天圣五年(1027年),38歲的范仲淹回鄉為母守喪,當時北宋名臣晏殊正好被貶為應天知府,晏殊雖然是前輩,但他久聞范仲淹的才名,邀請他到應天書院任教習。范仲淹欣然前往,在應天書院,范仲淹以身示教,倡導士大夫談論天下時政。范仲淹慷慨激昂,很快便讓書院煥然一新,天下學子聽聞范希文之名,無不稱贊。其他書院進而模仿,北宋文人暢談國事,便由此開始。

次年,范仲淹向朝廷上萬言書,懇請宋仁宗刷新吏治,裁汰冗員。當時,晏殊已經回到京城,他把范仲淹的奏折拿給宰相王曾看,王曾拍案叫絕,立即向宋仁宗建議,調范仲淹入京。

入京后的范仲淹,仍然不失本色,他率領群臣要求彰顯太后(劉娥)撤簾,還政于宋仁宗,因此遭到太后的打壓,不久就被貶出京城。

三年后,太后駕崩,范仲淹被調回京城,他卻遇到了「廢后事件」。宋仁宗受宰相呂夷簡的挑唆,要廢郭皇后,范仲淹率領諫院諸位同僚跪在垂拱殿門口,堅決反對。呂夷簡出來相勸,范仲淹當庭和呂夷簡辯論,最后駁得呂夷簡啞口無言。《宋史》云:

將留百官揖宰相廷爭,方至待漏院,有詔出知睦州。

范仲淹雖然硬氣,但宋仁宗正在氣頭上,因此,范仲淹又被貶出京城。

他先得罪太后,又得罪皇帝。在兩次貶黜生涯中,范仲淹先后在河中府、陳州、睦州、蘇州為官,范仲淹興建學堂,重視農桑,興修水利,他所到之處,政績斐然。而本文開頭提到的蘇州府學,便是在這一時期誕生的。

居廟堂之高則憂其民,處江湖之遠則憂其君。

范仲淹不畏貶黜,因為他有拳拳之心;范仲淹不畏辛勞,因為他愛民如子。

三、戍邊西北——將軍白髮征夫淚

寶元元年(1038年),李元昊建立西夏,率軍大舉進犯北宋疆土,在三川口之戰中,宋軍慘敗,朝野震驚。次年三月,宋仁宗召范仲淹回京,擔任天章閣待制,知永興軍,和韓琦一起,經略陜西。

范仲淹到任后,立即做了三件事,第一是整改軍中舊制,讓宋軍煥然一新。第二是開展分兵訓練,輪流御敵策略。第三就是有目的地培養人才。宋朝重文輕武,自太祖開國之后,鮮有良將。范仲淹在西北陸續挖掘和拔擢了狄青(下圖)、種世衡、郭逵、張亢、王信、周美等名將。

狄青自不必說,在遇到范仲淹前,狄青雖然會打仗,但只是一介莽漢,范仲淹教導狄青讀《春秋》和兵法, 終狄青一生,一直視范仲淹為老師。

種世衡所帶領的種家軍,在北宋時期鶴立雞群,這種成就,少不了范仲淹從中的點撥。

在西北,范仲淹還遇到了另一位有志少年,此人就是後來的大儒 張載。當時,張載還是青蔥少年,他聽聞范仲淹在延州,不遠千里前來拜見,希望棄筆從戎,上陣殺敵,并且向范仲淹獻上了自己的《邊議九條》。范仲淹愛惜人才,和張載談論半日,覺得張載是可塑之才,若是當兵,恐怕會被耽誤。《宋史·張載傳》記載:

以書謁范仲淹,一見知其遠器,乃警之曰:「儒者自有名教可樂,何事于兵。」

范仲淹告訴張載,你不必熱心于兵事,以你的才華,只要堅持學習,定能在政治上有一番作為。臨行前,范仲淹送張載一本《中庸》,他告訴張載,勉勵他潛心儒學。

于是,在遙遠的北宋西境,一位少年被范仲淹的人格魅力所征服,從此致力于儒學研究,最終成為北宋儒學的鼻祖之一。張載後來提出四句話,被稱為「天下讀書人的終極使命」成為千萬讀書人的座右銘,即「橫渠四句」:

為天地立心,為生民立命,為往圣繼絕學,為萬世開太平!

范仲淹是圣人,但他用自己一顆純潔之心,培養了另一位圣人。

(筆者對張載一向十分推崇,曾寫過他的文章,歡迎大家查閱:張載:為天地立心,為生民立命,他的22個字,成為千年的座右銘)。

范仲淹在西北經營了兩年多,時間雖不長,西北軍卻從此脫胎換骨,范仲淹派兵陸續奪回了塞門,修復萬安城,攻破白豹城,迫使西夏撤軍。范仲淹還修筑要塞,把唐朝12座廢棄的要塞修建為城,讓流亡的百姓得以回歸。

慶歷二年,李元昊兵分兩路來犯,宋軍再敗,葛懷敏等16名將領戰死,關中震動。范仲淹聽聞后,連忙率領6000兵馬來援,以少勝多,逼得西夏軍再度撤退,宋仁宗由此對范仲淹的軍事才能嘆服,加封范仲淹為樞密直學士、右諫議大夫。

接下來,范仲淹恢復舊第,朝廷也先后調任文彥博等人守秦州、慶州、渭州,范仲淹招納羌人,愛護兵士。最終通過慶歷議和,促成李元昊向北宋稱臣。《宋史》云:

仲淹為將,號令明白,愛撫士卒,諸羌來者,推心接之不疑,故賊亦不敢輒犯其境。

作為北宋名臣、一代名儒,后世皆知范仲淹的政治文學成就,而他的軍事成就則容易被忽略。

若拋開范仲淹的文治功勞,他絕對是一名不可多得的儒將。

四、慶歷新政——不以物喜,不以己悲

慶歷三年,西北邊境稍定,宋仁宗召范仲淹回京,任樞密副使。八月,范仲淹又被提拔為參知政事(副宰相),宋仁宗多次向范仲淹征詢政務,范仲淹看出宋仁宗有革新之心,于是上《答手詔條陳十事》,提出十條改革綱領,包括澄清吏治、改革科舉、整修武備、減免徭役、發展農業等,范仲淹此舉,得到了富弼、韓琦、歐陽修等人的支持,宋仁宗最終頒布天下,決定實行新政,這就是著名的「慶歷新政」。

就在「慶歷新政」實施的前一年,有一位大才子考中二甲第一名,他的才學得到了晏殊、歐陽修的極度認可,他一度拜歐陽修為師。這名大才子,叫王安石。

次年,范仲淹、歐陽修等四人推行慶歷新政,王安石雖然只是淮南節度使判官,但他對新政非常關注,他每天收集有關新政的邸報,對范仲淹等人佩服不已。不知不覺中,「變法」二字,早已深入王安石之心。

范仲淹或許沒有想到,他們的一顆丹心,早已影響著下一代年輕人。

縱觀歷史,每一次改革,必然要伴隨著流血,因為改革勢必會侵犯一部分人的利益。慶歷新政也是一樣。慶歷五年,新政遇到的阻力越來越大,以夏竦為首的反對派為了阻止新政的推行,另辟蹊徑,說革新派是「朋黨」,范仲淹、富弼等人遂遭罷免,改革以失敗告終。

范仲淹被宋仁宗貶到邠州,後來又改知鄧州,范仲淹到達鄧州后,設立花洲書院,閑暇時他親自來書院講學,鄧州周邊的學子每次聽聞范仲淹將要開課,不遠百里,都來聽學。史載: 鄧州文運大振!

北宋和隋唐最大的不同就是貴族門閥的消失,北宋時期,寒門子弟通過科舉崛起,而這種崛起,大多需要人來引導。范仲淹每到一地,都要引導讀書人走科舉仕途,為國養士。

學高為師,身正為范。范仲淹的言傳身教,不僅影響了一代人,更影響了北宋的國運。

范仲淹在鄧州任職三年,正是在鄧州,他寫下了名動天下的《岳陽樓記》,他的那句「居廟堂之高則憂其民,處江湖之遠則憂其君」,振奮了無數學子。

我們評價一個人,不僅要看他在得意的時候在做什麼,更要看他在失意時做了什麼。范仲淹改革失敗,幾經貶責,但他沒有忘記初心。他 「不以物喜,不以己悲」,顯示出一代政治家的格局。

五、千年義莊:后天下之樂而樂

北宋皇祐元年(1049年),年滿61歲的范仲淹調任知杭州,范家的幾位子弟以為范仲淹要隱退,商議共同在蘇州吳縣購買田宅,供范仲淹安享晚年。等范仲淹聽聞后,田宅已經買好了,范仲淹當時非常生氣,後來又轉怒為喜,他自己出資,將田宅擴大至千畝,成立「范氏義莊」。范氏義莊每年的田畝收入,范仲淹分文不取,全部用來供養范氏子弟讀書,并且資助附近貧困的鄉民。

范仲淹制定了詳細的義莊章程,不僅規范義莊今后的管理和維持,還設立了捐贈的通道,讓有能力者持續捐助,然后對有困難的族人鄉民持續援助,不管是科舉、嫁娶、喪葬、口糧、救災,只要是范氏義莊力所能及的事情,都義不容辭地提供幫助。

其實,范仲淹可能不知道,他的這個創舉,是中國早期較為成熟的非宗教慈善機構,而且,具有可延續性。

60歲以后的范仲淹,雖然遠離中樞,但他仍在廟堂。雖然在廟堂,仍然憂其民。

皇祐三年(1051年)范仲淹被調到青州,因身體多病,又改至潁州。第二年(1052年),范仲淹帶病到潁州上任,五月二十日,范仲淹路過徐州,身體已經難以支撐。次日清晨,艷陽高照,徐州城一片寂靜,因為世間少了一位圣人。

范仲淹病逝于徐州,終年64歲。當年十二月,他被葬在河南洛陽的萬安山下,宋仁宗親賜「褒賢之碑」,加贈兵部尚書,謚號「文正」。

范仲淹去了,范氏義莊的屋頂仿佛更加高大,范仲淹的兒子范純仁、范純禮繼承乃父之志,繼續發展義莊。

靖康年間,范氏義莊被金人破壞,到了南宋時期,范仲淹的五世孫 范之柔對義莊加以整頓,恢復原來的規模,繼續著家族的「義舉」,至此,范氏義莊再未間斷。

到了明朝末年,范仲淹的第十七世孫 范允臨臨終前將所有家產再度捐給范氏義莊;清朝前期,大同知府 范瑤為了光大祖宗之志,又捐贈田畝1000畝,到了清朝宣統年間,范氏義莊已經有5300畝的規模,延續了八百年,運作良好,被救濟之人,多達數萬。

歷經朝代更迭,歷經世事滄桑,范仲淹的義莊,猶如不老之松柏,被一代一代人繼承下來。

新中國成立后,結束了土地私有制,范氏義莊無法維持,范氏后裔 范君博、范煙橋等人最終決定,在原范氏義莊舊址上建立私立學校,命名為「景范中學」,意為敬仰范仲淹之意。時至今日,在范仲淹先生誕辰1000年后,蘇州市景范中學仍在,只是,由私立變為公立,儼然成為當地的地標。

中華文化源遠流長,歷史上不乏悠久的學堂、書院,景范中學雖然只是中學,但它的歷史積淀并不輸給那些「前輩」

因為這所中學的背后,是千年義莊,千年義莊的背后,總讓人不禁想起千年前的那位圣人。

羅大經說: 國朝人物,當以范文正為第一。

范仲淹的一生是明媚的,在 蘇州學府,有范仲淹博大的 格局

狄青、種世衡身上,有范仲淹卓越 軍事才華的影子;

張載身上,有范仲淹 絕世大儒的風范傳遞;

王安石身上,有范仲淹孜孜不倦, 敢于革新的精神;

范氏義莊,有范仲淹 千年圣心的傳承。

范仲淹的弟子張載說: 為天地立心,為生民立命,為往圣繼絕學,為萬世開太平。

這四句話,范文正公幾乎都做到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