張氏四姐妹個頂個的旺夫相,堪比宋氏三姐妹,誰娶誰功成名就
2023/07/22

民國時期的才女用「百家崢嶸」來形容也不為過,諸如張愛玲、林徽因、蕭紅等等,她們的才華被后人所稱許。

而在眾多才女中,來自一個家族的卻很少,除了人們熟知的「宋氏三姐妹」,還有聲名卓著的「張氏四姐妹」。

張氏四姐妹,本是二十世紀二十年代蘇州樂益女子中學校長張冀牗的四個女兒,在書香的浸潤下,她們氣質如蘭,因此也被稱為「張氏四蘭」。

葉圣陶曾說「誰娶了她們其中一個人都會幸福一輩子」。

四個姐妹個個有才有貌、多才多藝。因為所嫁非凡,四姐妹成就了中國近代史上的一段佳話。

然而,也因為說不清道不盡的「情」字,讓四姐妹的人生境遇不盡相同,有的讓人羨慕、有的讓人唏噓。

2015年,四姐妹中最小的張充和在美國逝世,隨著「民國最后一個大家閨秀」的隕落,也為這段絕代風華與生活浮沉的民國往事畫上了終止符。

九如巷姐妹花

張家是晚清時安徽合肥赫赫有名的四大家族之一,張氏四姐妹的祖父張樹聲與其他幾家的代表人物龔鎮洲、李鴻章、段祺瑞齊名。

曾祖父張樹聲為晚清重臣、淮軍名將。到了父親張冀牖這代,依舊是名門貴族、生活優渥。四姐妹的母親陸英家底也是十分雄厚,結婚時,嫁妝排出十條街。

奈何母親短命,只活到36歲便香消玉殞,留下四個女兒和十個兒子。

這四個女兒便是后人口中的「張氏四姐妹」。

她們的出生歷經清政府到民國的歷史轉變,她們的存在也為民國的畫布留下濃墨重彩的一筆。

四個姐妹都出生于合肥龍門巷張公館,也就是父母結婚的地方。除了四姐出生后被過繼給沒有孫女的叔祖母,直到叔祖母去世才回到姐妹身邊。

世界上沒有兩片葉子是完全相同的,人的性格也大抵如此。

三個年長的姊妹生長在同一屋檐下,但性格卻不盡相同。

大姐元和文靜端莊,是典型的大家閨秀。在大夏大學讀書時,因長相秀美、氣質尊貴,被封為「大夏皇后」。

雖然表面上嫻靜寡言,但元和的骨子里卻是一個非常有主見的人。

二姐允和身材瘦削,但在小小的身軀里卻蘊藏著巨大的能量。允和算是四個姐妹里最理性、也最自由奔放的。

她語言俏皮,睿智幽默,一度被稱為「小辣椒」。

大姐二姐作為家里的兩個長女,受到父母的寵愛自然不少。相比之下,三妹兆和就沒有那麼幸運了。

在那個依舊擺脫不了「母憑子貴」傳統思想束縛的年代,全家人都希望陸英的第三胎是個兒子。

可奈何又是一個女兒,所以兆和的出生并不討喜,家人也沒有給她傾注太多的愛。

母親也常常無暇顧及她,就丟給她一串糖葫蘆,讓她自己玩。

漸漸地,這種不被大家關注的生活,培養了兆和寬容、忍耐、沉默的性格。小時候,即便二姐搶她蘋果吃,她也不吭一聲,只是默默地忍下。

與大姐的文靜卻頗有想法,二姐外向且乖張相比,兆和的性格柔弱了許多,這也為她日后的生活選擇埋下了伏筆。

伴隨讀書和昆曲成長

張氏四姐妹成長的時代不再奉行「女子無才便是德」,沒有了封建男尊女卑思想的裹挾,四姐妹的成長更加悠然。

加之父親為人開明,對教育尤為重視,父親沒有重男輕女,也沒有讓四姐妹甘當溫室的花朵,而是要把女兒培養成氣度不凡、學識過人的女子。

正是時代的寬容和父親的教育,讓四姐妹成為有才有德的女子,也成為時代的佼佼者。

父親酷愛讀書和昆曲,在女兒很小的時候就開始教女兒識字、閱讀及曲藝。

張家的一樓有四個大書房,二樓則是藏書的庫房,有數以千計的古籍書卷。

就連院子的走廊上也隨意刻著古詩,可以讓孩子們始終沉浸在書香氛圍里。

大姐二姐三姐早早就識文斷字,還通讀了《紅樓夢》《桃花源》《牡丹亭》等古典名著。四姐雖然沒有沐浴父親的教育,但是也在叔祖母的精心養育下,琴棋書畫、飽讀詩書。

四個姐妹年紀輕輕,就才學卓群。

在民國,廣泛流傳這樣一段話「林徽因的詩歌,張允和的書法,潘素的畫」。二姐張允和的書法足以與林徽因的詩和潘素的畫相媲美。

張允和的小楷骨力深蘊,她也因此被譽為「當代小楷第一人」。

當時昆曲是最高雅的娛樂,因為父母都愛昆曲,張氏家里總是昆曲繞梁。

除了二姐對表演昆曲相對缺乏興趣,更喜歡書法和寫作以外,其余三姐妹都喜歡昆曲表演。

夜色闌珊、低吟淺唱,四姐妹沉醉在昆曲的曼妙情境中。在世事動蕩的時代,昆曲給了這個缺少母愛的家庭以溫暖,也讓四姐妹用曠達平和的心態對待生活的周遭。

如同她們迥異的性格一樣,三個姐妹喜歡扮演不同的角色:大姐元和喜歡扮演高貴小姐,與她的氣質極為符合。

三姐兆和不喜歡扮演規規矩矩的角色,而是喜歡滑稽戲。四姐充和除了對昆曲頗為熱愛,在詩詞歌賦方面頗有天賦。

四個姐妹在才學上不相上下,集聰慧、秀美、才識于一身,成為耀眼的星光。

這個時候她們還不知道,與文字和昆曲的不解之緣,將會貫穿她們的一生。

同樣嫁「窮小子」,有人幸福、有人唏噓

四姐妹的婚姻都是「才子佳人」的組合,自然是很多人羨慕的。

然而,在那個戰亂時代,情感也被蒙上了灰色的陰影,才子佳人的組合卻并不只有幸福——有的感情走過戰亂甜蜜如初,有的則被戰火和距離所稀釋。

四個姐妹中,感情最被后人知曉的算得上是三姐張兆和和沈從文的愛情。

那句著名的情話「我行過許多地方的橋,看過許多次數的云,喝過許多種類的酒,卻只愛過一個正當最好年紀的人。」

不知打動了多少癡情女子的心,卻唯獨在最開始沒有打動張兆和。

1928年,26歲的沈從文到中國公學任教,對小自己八歲的校花張兆和一見鐘情。

某天,張兆和收到一封薄薄的信,拆開來看,才知道是自己的老師沈從文寫來的,張兆和十分意外。

隨后,沈從文一封接一封的情書紛至沓來,這讓對愛情還不甚懵懂的張兆和非常困擾。

張兆和拿著情書找到時任校長胡適,想讓胡適勸勸沈從文不要再寫信了。

得知此事,沈從文知道強扭的瓜不甜,也就沒再苦苦糾纏,想等到張兆和懂得自己的這份愛,再續緣分也不遲。

癡情的沈從文一直等到張兆和畢業,依舊沒有放棄對她的追求。這天,沈從文找到張家,不料張兆和沒在家,便回住的地方了。

情竇初開卻又有些羞澀的張兆和歸家后,在姐姐的勸說下,去找沈從文來家里做客,也是從這刻起,張兆和被沈從文的才情和儒雅所打動。

在當時來看,雖然沈從文是老師,但他出身湘西農村,14歲便不再上學,與從小飽讀詩書的名門之后張兆和相比算不上「門當戶對」。

然而,所有防守都敗給了沈從文瘋狂的情書攻勢。

1933年,23歲的張兆和嫁給31歲的沈從文。

本以為婚后會非常幸福,可張兆和終究是不理解沈從文的文藝情懷,而沈從文也辜負了張兆和的愛。

在張兆和懷孕期間,沈從文找到精神眷侶,出軌詩人高青子,雖然在林徽因的勸和下,張兆和勉強放下自尊,維持婚姻。

但破裂的婚姻已不再如從前。

從甜蜜到出軌,門不當戶不對,張兆和帶著善良和隱忍陪沈從文過完一生,別人眼中的佳人配才子,卻一生處于失落的婚姻里。

到了晚年,沈從文生病,張兆和一直陪伴身邊,沈從文臨終前表達了對張兆和的愧疚。

但孰對孰錯,無人知曉。

就像張兆和在《從文家書》后記中寫的:「從文同我相處,這一生,究竟是幸福還是不幸?得不到回答。」

兩個人的婚姻從一杯甜酒變成一杯苦藥,不免讓人唏噓。

但不容置疑的是張兆和從未責怪自己,而是堅定、安然地接納每個自我選擇的結果。

與張兆和與沈從文勇猛的愛情攻勢相比,二姐張允和和著名語言文學家周有光慢慢升溫的感情,更貼近細水長流婚姻的模樣。

1925年,16歲的張允和正上國中三年級,認識了同學的哥哥周有光。因為兩家住得很近,便經常一起玩耍。

緣分的力量,似乎從來都說不清楚。

起初兩人都在蘇州,後來周有光到上海讀書,張允和也到上海讀書,兩人經常漫步江邊。

再後來,更巧的是周有光到杭州,張兆和也到杭州,每逢周末,兩人一起欣賞西湖美景。

不在一起的時候,兩人總是有意無意地寫信來往,噓寒問暖、分享生活瑣事。雖然最開始是以朋友身份相處,但漸漸地彼此互生愛慕之情。

周有光祖上是名門望族,到了父親這代卻家道衰落。他雖然有才華,卻擔心貧寒的他不能帶給心愛的人以幸福。

張允和一句「幸福要靠我們自己去創造」打消了周有光的所有顧慮,在父親的支持下,兩人于1933年4月步入婚姻殿堂。

那年,張允和24歲,周有光27歲。

在此后70年的婚姻生活里,兩人親歷了苦難和戰亂,始終相濡以沫,被稱為「民國愛情的絕唱」。

張允和曾贈俞平伯夫人詩句:「人得多情人不老,多情到老情更好」這也是對他們自己愛情婚姻最好的詮釋。

二姐張允和和三姐張兆和同年、且都與文人結婚,而婚后生活卻走入兩條不同的軌道,讓人不禁感嘆造化弄人。

因昆曲結緣,曲終人不散,白首不相離

四個姐妹中,二姐和三姐的婚姻都源起文字,大姐和四姐的婚姻則都與曲藝分不開。

大姐張元和不擅交際,卻非常有主見,馬上到三十歲還沒結婚,在那個時代算是罕見,也成為很多人的談資。

但她的心一直很平靜,因為她無比確定自己在等待一個讓自己仰慕的人。

直到她遇到了小生名角顧傳玠,那顆躁動的心終于無法平復。

那是1929年,張元和在上海光華大學讀書,當時顧傳玠隨戲班子到上海演出。

張元和非常想聽顧傳玠演唱《拾畫叫畫》,便給顧傳玠寫信,就這樣兩人結識。

一個是地位低下的名伶,一個是出身尊貴的張氏皇后,顧傳玠被張元和優雅高貴的氣質所吸引,張元和則淪陷于顧傳玠婉轉流麗的歌聲和溫文爾雅的表演中。

一時間,兩個人的愛情轟動了整個上海灘,成為小報的頭條,高貴的「大夏皇后」被外界認為是「下嫁」。

可是,父親很開明,尊重張元和自己的選擇。32歲那年,張元和與顧傳玠喜結良緣。

這段沖破傳統價值觀束縛的愛情,也讓人感嘆愛情力量的偉大。

此后一直到夫婦倆在一起時,無論生活有多困難,也都沒有離開過昆曲。

兩人的愛情,源于熱愛昆曲,濃于志趣相投。

1965年,55歲的顧傳玠在台灣去世。此后,張元和半個世紀身處異國他鄉。

可以說,張充和一生癡迷昆曲,也優雅迷人地活過了一百歲。

四姐張充和的愛情也離不開藝術的指引。雖然四姐妹都被稱為「一代才女」,但傳統文化功力最深、才藝最廣的,還是四姐張充和。

教育家章士釗類比她為蔡文姬,張大千看完她的表演當即作畫,戲劇家焦菊隱稱她為「當代李清照」。

張充和才貌雙全,自然不乏追求者,其中對她一見傾心的就有著名的詩人卞之琳。

卞之琳《斷章》中的四句詩「你站在橋上看風景/看風景的人在樓上看你/明月裝飾了你的窗子/你裝飾了別人的夢」就是為張充和寫的。

奈何天生浪漫的張充和卻不喜歡同樣浪漫的卞之琳,而是最終選擇了踏實的漢學家德裔美籍的傅漢思。

兩個人都是中國傳統文化的愛好者,婚后一直致力于漢語言的傳播。

晚年,張充和仍保持著上個世紀初的生活方式:每日晨起,即磨墨練字、吟詩填詞,偶爾和好友淺唱昆曲。

2015年,101歲高齡的張充和離世,至此張氏四姐妹成為絕響。

絕代風華與生活浮沉

姐妹四人情系昆壇,畢生為昆曲事業而奔走,不遺余力,譜寫了一個時代的傳奇。

1986年,大姐元和四姐充和從美國歸來,四姐妹在北京團聚,為紀念湯顯祖逝世三百七十周年,八十歲的元和與七十三歲的充和聯袂演出《游園》。

這是四姐妹最后一次團聚。

四姐妹共同在文化昌榮的民國,雖然受到文化浸染,但也經歷戰亂,有人掙脫傳統價值觀的束縛,選擇自己的愛情。

也有人在眾多追求者中,始終清醒知道什麼是適合自己的;有人的愛情轟轟烈烈卻慘淡收場,也有人在細水長流的愛情中度過一生。

四個姐妹相繼離世,代表一個時代的結束。

回顧四姐妹的一生,她們的成長離不開父母的教育和培養。

雖然經歷不同,面對時代變遷和生活的變化,四姐妹一直以平和的心態對待一切,這也自然離不開書籍的洗滌和藝術的熏陶。

縱然時代環境和家庭背景我們無法復刻,但是家庭教育,以及個人在成長中如何迎合時代的變化、如何面對人生及婚姻的選擇,才是張氏四姐妹留給我們的思考。

能夠聽從自己的內心,讓自己盡情地成長,承擔所有選擇的后果,讓生命盡情綻放,才是無論身處哪個時代的人們都應有的膽量吧。

. END 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