婆婆責怪兒媳嫁魯迅十年未孕,朱安哭訴:他連話都不說,怎麼生?
2023/07/05

1878年,紹興當地一戶商人家庭出生了一位女嬰,父親為她取名為朱安。

舊社會之下,大多數女子并不能掌控自己的命運,在黑暗的時代里,她們只能任憑時代的摧殘,朱安也不例外。

由于家境殷實, 朱安從小便被灌輸將來要做也只能做一個無才便是德的傳統女子,父母的保守,讓朱安在四五歲的時候便嘗盡了苦頭

四五歲的時候,朱安在母親的要求下,被兩位女傭人帶進了一個昏暗的小房間里,房間里放著一盆熱水,在女傭人的協助下,朱安將雙腳放在其中浸泡。

年少無知的朱安并不知道母親和女傭人要做什麼,但接下來,她便感受到了極度的痛苦。

媽媽和女傭人將她牢牢按住,拿出特別編制的長布條,把她的腳趾使勁向腳底彎曲,然后用布條緊緊地裹住,朱安非常痛苦,拼命掙扎,可是母親卻絲毫沒有憐惜。

在哭聲中,朱安完成了「裹腳」,等她慢慢長大之后,她看著周邊的人才知曉,原來當時「好人家」的女孩都得裹腳。

被裹住的雙腳,成為了印刻在朱安身上的無法抹去的「傷痕」,只是讓她想不到的是,在之后的余生,都未能擺脫被束縛的命運,好似那雙被裹住的雙腳一樣。

朱安是舊社會的犧牲品,被裹住雙腳也只是為了能嫁給門當戶對的人,然后結婚、生子,走著與當時絕大多數「好人家」女孩一樣的路。

可是後來朱安卻嫁給了魯迅,而 令她憧憬的婚后生活,卻像一把緊扣的鉗子禁著她的脖頸,讓她幾近窒息。

朱安并不奢望魯迅能給她愛情,但悲劇的是,魯迅連一個孩子也沒有給她,當婆婆責怪朱安嫁給魯迅十年還未有身孕時,朱安只得流著淚哭訴:

他連話都不給我說,該怎麼生呢?

悲劇開始

如果朱安不是魯迅的妻子,或許她一生都不會在歷史上留下名字,但如果她不是魯迅的妻子,她的人生會不會有另一番色彩?

我不敢確定, 或許在無人的深夜里,朱安也會多次思考這個問題,但在命運的洪流中,她選擇了隨遇而安,只是這條路她走得太過寂寞,太過艱難

1899年,對于年僅21歲的朱安來說,已經是大齡未婚女青年了,畢竟在那個年紀里,男女成婚都比較早。

通過親戚的介紹,朱安議婚的對象被長輩定了下來,朱安并不清楚未來的丈夫是誰,從傭人的嘴里得知,對象是當地周姓前任官員的長孫,這位周老爺曾經當過京官,只是家道中落。

對于一個商人家庭來說, 周家雖然已經衰敗,但至少還是體面人家,所以這門婚事在兩位年輕人未曾謀面時,便很快就被定了下來

後來,朱安才知道未婚夫名叫周樟壽(后改名周樹人,我們則更喜歡稱之為魯迅),在外地新式學堂讀書。

婚事定下來之后, 他們并沒有立即完婚,正在上學的魯迅對這門婚事打心底排斥,便以上學為由,一拖再拖

一晃過去了兩年,即將畢業的魯迅似乎沒有躲避婚姻的理由,可就在家里為他們準備婚事時,魯迅拿到了去日本公費留學的名額。

留學名額在當時很珍貴,魯迅自然不會因為婚事而放棄,而朱家父母覺得未來女婿能出國也是一件好事,便同意再次將婚事往后推遲。

歲月催人老, 隨著朱安的年紀越來越大,她的心就越來越焦急,但當得知魯迅對朱家提出了一項要求后,朱安則更加焦慮

悲劇過程

魯迅在日本留學期間很少回家,期間只有短暫的兩次回家,而有一次,魯迅就通過母親,向朱家提出了一項要求:

需要放開朱安的裹腳布,然后送她進學堂讀書。

當朱家父母聽到這項要求之后,著實被嚇了一跳,畢竟深受舊思想熏陶的他們,根本接受不了魯迅的這一要求

朱安的腳沒有被放開,而她也沒能進學堂讀書,但她透過這件事,意識到了自己的未婚夫是看不上自己的,好在未來的婆婆對自己很滿意。

1903年,魯迅回家省親,可把自己的母親嚇壞了,因為當時魯迅身穿西服,頭上的辮子也已經剪掉了,這在家鄉引起了不小的轟動。

可魯迅對此并不在意,只是 朱安對這段婚姻更加沒有了底氣,在她的眼中,未婚夫與自己是格格不入的,他的新思想撞擊著她的靈魂。

1906年,魯迅的母親對朱安很過意不去,便以病重為由將魯迅騙回來,逼著他娶了朱安。

魯迅很無奈,但還是按照母親的要求娶了朱安,為了符合當地的婚俗,他還戴上了一條假辮子,朱安終于如愿,但在當天晚上,魯迅卻獨自睡進了書房。

婚后第三天,魯迅從家中出走,再次東渡日本,走之前,魯迅沒有給新婚妻子交代一句話

在此之后,朱安的孤寂日復一日。

她的丈夫,終究沒有給過她任何溫暖。

悲劇結局

1919年,回國的魯迅帶著全家北上,而朱安終于得以與丈夫同住一個屋檐之下,可是魯迅對她依然極為冷淡。

為了減少接觸, 魯迅還在房中放了兩個大箱子用以隔開,算是為自己營造出了一個獨立的空間。

對于魯迅的做法,朱安只得默默忍受,可魯迅的母親并不知情,尤其是看著朱安始終不能為自己生下大胖孫子更是煩躁不已。

結婚十余年, 還沒有身孕,這對于舊社會里的一個女子來說,確實是一件非常難以啟齒的事情,可是當婆婆責怪自己的時候,朱安淚流滿面,再也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緒,她向婆婆哭訴:

他連話都不給我說,我該怎麼生呢?

是啊,兩人成婚十余年,魯迅對朱安講過的話,幾乎能用雙手數的過來,她一介女子,又能怎麼做?

後來魯迅與自己的女學生許廣平走到了一起,

朱安的內心自然極其痛苦,但是魯迅的母親對此事倒不是太在意,畢竟相比較朱安的幸福而言,她還是很渴望報上孫子的。

改變不了任何事情的朱安,再次選擇了隨遇而安,她沒有苛責過許廣平,反而一直將其視為姐妹,對于許廣平生下的周海嬰,她也是視如己出。

在朱安看來,無論怎麼樣,她都是魯迅的原配妻子,而許廣平的孩子延續了魯迅的香火,她自然也該疼愛。

直到朱安去世時,她依然還在想念著許廣平母子,是啊,她將一生都給了魯迅,對于魯迅的一切,她都選擇了無條件接受,哪怕她獲得了自己窮盡一生也無法獲得的魯迅的愛。

1947年6月29日,朱安孤獨地去世了,她身邊沒有一個人,她最掛念的人,也沒有趕來送她一程。

原來,朱安一生都在隨遇而安,可卻從來沒有真正的「安」過……

參考資料:《魯迅全集》等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