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965年,陸小曼凄涼離世;墓碑上9字敬稱,成為她人生的最大諷刺
2023/07/18

許多年以后,蘇雪林依舊記得:陸小曼最后的日子。

那是1965年的三月天,春光明媚。

可躺在病床上的陸小曼,卻被浩蕩歲月,奪走了以往的風采。

見到好友蘇雪林的那刻,陸小曼是欣喜的;因為這番欣喜,她黯淡的眼睛終于有了些明亮。

只是,此時的陸小曼也是讓人陌生的。

她的臉色蒼白,滿口的牙齒早就掉光,而常年吸食鴉片的習慣,也讓她的牙齦變成了黑色。

身體虛弱到極致的她,向好友蘇雪林露出寬慰人心的笑容,可這個笑容,似乎用盡了她全身的力氣。

這樣的陸小曼,讓蘇雪林生出無限的傷感。

她不由得問自己:

這是那個驚艷動人的小曼嗎?是北平城不得不看的那道風景線嗎?若是徐志摩在天有靈,看到小曼如今的模樣,是否也會如世人所想:兩人的相遇,是一場錯誤的情劫…

歲月累累,斑駁了陳年舊日的記憶,也滄桑了明目皓齒的芳華。

陸小曼的這一生,曾活得盡情盡興,義無反顧。

只是感嘆:這番看似決絕果斷的自在活法,卻偏偏生出了利刃,傷了他人,誤了自己。

她一生追逐愛情和浪漫,可最后,這些硬生生拽在手中的愛情和浪漫,卻成為她的劫數。

說是:命數既定,萬般不由人;可若細細品味這些前塵往事,才驚覺:到底是執念太深,花開茶靡、誤了終身…

【追求浪漫卻背叛王賡,打掉孩子終身不孕】

看過許多關于陸小曼的評價,人們多是不解:陸小曼究竟美在何處?

的確,如今流傳的黑白照片上,陸小曼的容顏并非多麼驚艷,只能算是標準的美人。

可若仔細去看這個女子的生平往事,會發現:陸小曼的美,也許從來不是那種令人淪陷的傾城容顏,而是那種被上天寵愛的極致尊貴和美感,她的美以及她不失韻味的媚,都無法用語言去表達。

而這些,恰恰是她的魅力所在。

眾多照片中,最欣賞她那雙盡顯風情的眼睛;仔細看去,細細的眉毛襯托出一雙媚眼,帶著清秀與書卷氣息,恍然間又似月牙微彎,仿佛藏了無數故事般,讓人著迷。

肆意妄為,驕縱任性,永遠有著銀鈴般的悅耳笑聲…

這樣的陸小曼,是有著獨特魅力的;而這番與眾不同,也注定讓無數才子名流著迷。

當然,與她舉手投足的魅力相匹配的,還有她書香世家的出身。

陸小曼的父親是北洋官員,母親是富家名媛,這樣的優渥家庭,給了陸小曼任性的底氣。

所以,她這一生,似乎都不曾委屈自己,更不愿違背本心。

青春也好,金錢也罷,甚至他人的真心,只要她愿意,便可以盡情揮霍。

生來無憂無慮的她,從不知道虧欠為何物;更不知,這世上多得是草蛇灰線的因果,那些因任性欠下的債,也早晚是要償還的。

她有才,自幼接受良好的教育;擅丹青、懂詩書、通琴棋…

父母寵愛她,便為她擇了讓世人艷羨的好婚事;那個叫做王賡的青年才俊,至今看來,也是世間不可多得的完美男子。

出生于1895年的王賡,大她八歲。被贊譽「一表人才、文武雙全」的他,在軍閥混戰、動亂不安的年代,毅然選擇攻讀軍事,留學回國後來到北洋陸軍部任職。

因為年少有為,他的仕途升遷更是無比順遂:

1918年,王賡獲得陸軍少尉軍銜;次年,他又出任航空局委員;同時以中國代表團上校武官和外交翻譯身份參加巴黎和會,協助留洋軍事專家為中國爭取權利。到了1921年,王賡再次晉升為陸軍上校。

這樣的他,也注定成為北平社交圈的耀眼存在。

一位是曼妙佳人,一位是青年才俊,兩人的結合,在當時的社會看來,實乃天作之合。

可這樣的生活,對生性浪漫的陸小曼來說:卻成為了束縛和捆綁。

她覺得:丈夫王賡太過耿直,不懂得花前月下的浪漫,也不懂得耳鬢廝磨的陪伴;繁瑣的公事,總是牢牢占據著丈夫的心。

所以,結婚后的陸小曼,所品嘗到的,便是她認定的「孤獨和空虛」。

王賡是愛陸小曼的,為了陸小曼的自由,他讓她回歸社交圈,允許她流連宴會半夜歸家;而這些寵愛和縱容,為王賡帶來的,卻是滿城的議論,以及后期的戳心背叛。

世人都說王賡不解風情,可是風情也有許多面,他不懂花前月下、不會耳鬢廝磨,但卻給了陸小曼足夠的愛意和成全,只要是她想要的,他都會給她,甚至包括她所謂的愛情。

當不安現狀的陸小曼,遇到徐志摩后,她似乎終于感受到了什麼是快樂。

只因這個才華橫溢的詩人,會寫纏綿悱惻的情詩,會有讓人心花怒放的驚喜…為了這份「愛情」,她執意與王賡失婚,甚至墮掉與王賡的孩子…

她傷他太深,但即便如此,王賡還是選擇了放手和成全。

他只愿她過得好,所以即便深陷牢獄,他還是簽下失婚書。

這樣的滿腔深情,成全了陸小曼的自由。

可如愿嫁給徐志摩的陸小曼,就真的幸福了嗎?

【嫁給徐志摩卻追求奢靡,導致兩人天人永隔】

晚年的陸小曼說:

「過去的一切好像做了一場噩夢,酸甜苦辣,樣樣味道都嘗遍了……我又沒有生兒育女,孤苦伶仃,形單影只,出門一個人,進門一個人,真是海一般深的凄涼和孤獨。

如果說:王賡只給了她三年的孤單,徐志摩便給了她大半生的凄涼與孤單。

其實仔細想想:這個世界上,哪個人不曾與孤獨相處?

只是陸小曼,卻將這孤獨視為毒藥,一生竭盡全力的逃避著。

她嫁給了徐志摩,得到了所謂的愛情,卻也失去了用來揮霍的面包。

陸小曼既能沉醉于風花雪月、紙醉金迷,也能整日吟詩作對、清心寡欲。

徐志摩曾說:「案上插了一枝花便不寂寞,最宜人是月移花影上紗窗。」

可是這選擇的切換,在于她的任性,而非對他人的體諒。

所以她和徐志摩結婚后,依舊揮霍無度。

因為害怕孤獨和寂寞,她只好靠打牌、捧戲子、抽鴉片、交際打發時間。

盡管徐志摩收入不菲,但依然維持不了家庭生活。她為了保證自己富貴太太的做派,為了一條帕子、一雙鞋子、一籃水果,迫使徐志摩不得不疲于奔命。

後來的徐志摩,已經不能滿足陸小曼奢華的生活,只能在不斷縮減用度中一次次對她說: 「曼,我是愛你的,我用我的魂靈愛著你。」

愛情在此時發生轉折。

徐志摩待她再不能如初,深感孤獨的陸小曼慌了。

其實,他不是不愛她,只是因為忙于生計荒廢了學問,淪為金錢的奴隸。他需要她的撫慰、她的陪伴、她的體諒。可她,依舊忙于交際,對于徐志摩在金錢上無法滿足她的需求,她深感痛苦。

她覺得,期待的愛情不復存在,她愛的男人也已消失。

她只要求男人寵愛自己,卻從不考慮感情是對等的。

他們開始吵架,直到那天徐志摩踏上飛機,因飛機失事而喪命,她才明白,他永遠地離開了她…

她一直以為,與王賡在一起是孤單的、寂寞的;事實上,當她執意尋找所謂的「愛情」時,才真真正正體會到什麼叫孤單與寂寞。

有時不得不佩服「媒妁之言」,因為媒人的介紹相對比較務實。

媒人都是過來人,過來人的眼光往往比較準,父母的選擇也比較清醒。不管陸小曼後來遇到誰,王賡都是一位不錯的配偶。

只是對于這個情深義重的男子,陸小曼并不遺憾錯過,因為她從來沒有愛過。

對于徐志摩,她以為會在得到愛情之后,得到幸福。

事實上,得到愛情不等于不再孤單,更不等于收獲幸福。

婚姻不是圍城,也不是墳墓,真正困住我們的,是自己的心。

如果不曾用這些浪漫和愛情框住自己,她的一生,也許會少些悲苦與凄涼吧!

【為生計與翁瑞午同居30年,卻不得翁家人認可】

追求浪漫不得,她背叛了真心待她的王賡;追求奢靡不得,她亦傷害了疲勞養家的徐志摩…

樁樁件件,便是陸小曼欠下的債。

後來的她,為了生存,選擇與有家室的翁瑞午同居。

無名無分的30年依附,徹底黯淡了她的后半生風采。

她的人生始終是空虛的,為了填補這份空虛,她大量吸食鴉片;明明是大好年華,牙齒卻全部脫落,牙齦也變黑…

這樣的她,是墮落的;可慶幸,翁瑞午對她始終不肯離棄。

後來的出軌,也許是對陸小曼的試探吧。

可讓翁瑞午絕望的是:縱然他出軌了兩人的養女,但陸小曼的態度卻是風輕云淡。

也是這番態度,讓世人覺得:陸小曼從來不曾愛過翁瑞午。

也許是不愛的,但這30年的相守中,她不是不想要個名分的。

當翁瑞午的妻子病逝后,翁瑞午和陸小曼曾想要結婚,為此征詢翁家兒女們的意見。

可孩子們聽聞兩人的想法,要麼沉默不語,要麼刻意避及…

種種態度里,卻沒有一個詞叫做「成全」。

翁家兒女無法接受陸小曼:因為正是陸小曼的介入,讓他們的家徹底碎了…

因為不得翁家人認可,陸小曼這個「外室」的身份,始終不曾脫掉。

從前的她,害怕孤單和寂寞,便想盡辦法的逃避…

可人生這條道路,多是逢山開路,遇水架橋…那些逃避和妥協,終究無法解決任何問題。

後來的日子,翁瑞午也先她而去;此時的陸小曼,已是年過半百,孑然獨身的她,真正感受到了何為孤獨。

為了活下去,她真正走出了家門,也真正用自己的才華謀生…

可這些改變,她愛的人,愛她的人,卻全都無法看到了。

她欠了他們的,卻也因這些欠下的債,才換來了真正的清醒和成長。

她這一生,似乎總是被外界成全的。

1965年4月3日,陸小曼永遠閉上了眼睛,享年62歲。

只是感嘆:風光了半生的陸小曼,身后事顯得無比冷清蕭條。

她因無新衣,只穿了一件破破的舊棉襖。閨蜜趙清閣心痛難忍,為她換上了一套新的綢衣衫褲,這才保留了她最后的體面。

特殊時期,為了避免引起事端,很少有人敢來到她靈堂前祭拜,只有好友王亦令送來一副挽聯: 推心唯赤誠,人世常留遺惠在;出筆多高致,一生半累煙云中!

曾經為了與徐志摩相守,她毅然墮掉與王賡的孩子;而這份任性帶來的代價,便是她一生無法生育。

因為無兒無女,又無片瓦寸土,她只想與徐志摩合葬。

可是:徐家人始終對她是排斥的,因為祖父從不承認陸小曼的兒媳身份,所以徐志摩獨子徐積鍇拒絕了這個遺愿,也是這番拒絕,使陸小曼的尸骨無處安葬。

或許在徐家看來,陸小曼更適合與翁瑞午合葬。畢竟,他們相守三十三年,更像是一對白頭到老的夫妻。正如韓石山所說, 陸小曼雖然守寡,但未守節,到底令人非議。

無處安放的骨灰,只能暫時擱置在殯儀館;後來由于時代動蕩,殯儀館數次搬家,陸小曼的骨灰也失了蹤跡。

她曾用明媚的笑容,驚艷了斑駁歲月;可時過境遷后,這個曾被無數人傾慕的絕世女子,卻成為山間的落寞游魂,尋著過往人生的足跡,細數那些虧欠的情意。

直到1988年,陸小曼的堂侄陸宗枬、陸宗麒,及其堂侄女陸宗麟一起出資,才為陸小曼在蘇州東山華僑公墓建造了紀念墓。

墓碑上有一張陸小曼年輕時的照片,笑容燦爛,旁邊青松環繞。

墓碑上的刻字是——「先姑母陸小曼紀念墓。」

短短9個字的敬稱,如今看來,卻成為對陸小曼人生的最大嘲諷。

她一生追求愛情和浪漫,曾有幸得三個男人的滿腔真心。

可最后,她既無法與心愛的徐志摩合葬,也無法與相伴30年的翁瑞午同穴而眠…

在這場逐漸落幕的紅塵往事中,她更是沒有一個體面的身份,非妻非妾的她,一生害怕孤獨,可最后卻是孤零零守著那座同樣孤獨的衣冠冢,與千里外的徐志摩隔空對望。

徐志摩曾說: 「她在墳墓的那一邊等,等著你去親吻,等著你去親吻,等著你去親吻!」

當陸小曼深埋于地下時,人們也再次驚嘆:浪漫多情的詩人,竟是一語成讖。

他與她都曾為所謂的愛情和浪漫,傷害了無辜的人;可這番轟轟烈烈的追逐過后,他與她,始終也無法求得圓滿。

或許,我們也該明白:

任性和執念的引線一旦點燃,只能剩下一聲嘆息、一陣落寞;不管我們轉身多麼優雅,我們的選擇多麼堅定,紅塵落幕時,都會背負虧欠和傷痛。

山高水闊,道阻且長!

人的一生,不只是跋山涉水的自我成全,更是翻山越嶺的共情和釋然。

別被執念所累,方能無懼無傷。

————END————