董竹君:13歲被父親賣入青樓,15歲嫁入豪門,有錢后對父母如何?
2023/07/05

20世紀前半葉是中國歷史上十分動亂的時期,軍閥林立、列強盤踞,連年的兵火戰爭讓這片大地遍體鱗傷,在欺辱和壓迫中,中國無數優秀青年敢于天下先,站在歷史的舞台上,書寫著自己的傳奇故事。

有這麼一個女性,她出生在上海灘的貧民窟內,十三歲時就被父母賣到了青樓中,十五歲逃出「牢籠」嫁給都督,成為了名媛。

但她的命運不止于此,34歲時她攜帶兒女凈身出戶,一年后創立錦江飯店,成為了人人尊敬的奇女子。新中國后,周恩來親自邀約款待她,這樣一個女子活了九十七歲,書寫了一個世紀的傳奇。

那麼,董竹君對父母將自己賣到妓院一事有怎麼樣的態度,她日后又是如何對待父母的?

被父母「拋棄」賣到青樓

甲午戰敗后,西方列強掀起了瓜分中國的熱潮,北方義和團運動正在如火如荼的展開,卻遭到了八國聯軍、清政府一同圍剿,上演了「庚子國難」的屈辱歷史。正是1900年,董竹君出生在上海貧民窟,乳名為阿媛。

阿媛父親名為董同慶,在上海從事黃包車夫工作,靠辛苦拉車賺上碎銀幾兩,母親董李氏給富貴人家當保姆。

在這樣的貧寒家庭中,孩子接連被餓死,只剩下董竹君頑強地活下來。

正所謂人窮志不窮,董竹君被父母送到了私塾讀書,希望她能憑著知識改變自己的命運。就這樣,六歲的阿媛走上了私塾中,成為當時為數不多的女學生。

正是讀書,讓董竹君開了眼界,懂得了很多道理,也知道禮義廉恥,這讓她進入青樓后依舊出淤泥而不染的根本,讀書讓她有更多的主見和獨立思想。

不過她十一歲那年,武昌起義爆發,轟轟烈烈的革命大潮卷起,1912年2月清政府宣布退位,以孫中山為首的中華民國就此建立起來。

當聽到清朝被推翻后,董同慶激動不已,他工作多年一直唯唯諾諾,遭到了上流人士的白眼和嘲諷,如今新的政權建立起來,他渴望命運能夠因此改變,就這樣他跟著大家一樣,剪掉了辮子,剪掉了陋習。

董竹君晚年仍然記得這一天,父親將頭上長長的辮子剪掉,他高興的和女兒阿媛說道:「這一天我等了很久了,今后我們就會迎來好日子了。」

阿媛對此不解,她一臉疑惑的問道:「為何民國成立了,我們為什麼會有好日子?」

此時的阿媛還小,不知道也很正常,看著女兒疑惑的目光,董同慶一五一十地將自己知道的一切說了出來,這一說就是三個多小時。

如董同慶說道:「在過去多年里,腐朽的大清王朝和列強簽訂了太多的屈辱條約,導致中國的土地被分割,港口被霸占,這些都讓中國人民跟著遭殃,遭受了大清朝的欺壓、剝削,人們生活越來越苦。」

阿媛聽了后疑惑地點點頭,她問道:「列強是什麼,他們為何這麼壞?」

董同慶思考了一會兒,說道:「列強就是瓜分中國的帝國主義大國,他們將中國的錢拿到自己口袋里。你看大街上,那些藍眼睛、黃頭髮、個子高挑的人,他們就是列強,只有將清政府推翻了,才能將列強趕出去,這也是辛亥革命的原因,只有百姓們聯合起來造反,才能迎來新的政府,人們才會迎來好日子……」

盡管董同慶并沒有上過什麼學,也不懂什麼大道理,但他卻喜歡和女兒如同朋友一樣相處,將自己知道的一切都說給女兒聽。也正是在這樣的家庭中,董竹君也成了好奇寶寶,經常會問各種問題,如果董同慶答不上來,他就搖搖腦袋,說:「爹回答不上來,這問題需要你去學習,去思考,等你明白了再告訴我。」

正是童年時,父女之間的和平相處,讓日后的董竹君原諒了父母、理解父母的苦衷。

然而,讓董同慶沒想到的是,即便是國家換了主人,窮人的命運依舊沒有改變,他們家的生活反而越來越差。一次,董同慶因傷寒元氣大傷,差點沒活過來,董李氏借了不少錢才治好他的病。但康復后的董同慶失去了勞動能力,無法再利用拉車賺錢,家里的債務也難以償還,一家只能靠董李氏當保姆。

無奈之下,讀了6年私塾的董竹君只能被迫輟學,可這些年的學習給了她思想的啟蒙,也讓她日后留學深造打下了基礎。

不過董竹君十三歲那年,家里實在是揭不開鍋,還天天被債主追債。父母為了償還債務,將自小就有美人胚子的阿媛賣到青樓里。

當然,董竹君父母和青樓的老鴇有協議,只送到青樓唱戲,3年里賣藝不賣身。沒經歷這一切的阿媛有些驚恐,她不知道等待自己的命運是什麼。

不過父母反復對她說:「不要怕,你到了青樓是賣藝不賣身的,到了里面就是唱戲曲,我們會在三年后接你回家,家里的困難你不是不知道,只有這樣才能還清家里債務……」

從父母沒有底氣、欲言又止的話語中,董竹君知道家里的難處,也知道父母是無奈之舉,如果不是迫不得已、不是走投無路,相信父母是不會這麼做的。

就這樣,十三歲的董竹君,被賣到妓院當了「清倌人」,老鴇給了董竹君父母三百塊大洋。

放下對父母的偏見

來到奢華的「長三堂子」后,董竹君就被取了個藝名楊蘭春,因她曾讀過六年書,又有著絕好的容貌,且十分聰慧,學習戲曲來十分輕松,很快就學習了多個名曲。且因她歌喉清朗,氣質逼人,沒多久就成了青樓紅人,每天很多人點名讓她唱歌。

在這些人中,有幾個人身穿著中山裝,他們是 革命黨人,盡管當時已是民國時期,但社會秩序更為混亂,且袁世凱復辟的野心一直沒停止過,這讓革命黨人再次活躍起來,他們要真正推翻封建余孽,迎來嶄新的國度。

為了能隱蔽行跡,革命黨人將「長三堂子」作為活動中心,在這個魚龍混雜的地方,商討事情更方便一些。其中有一個青年名為夏之時,他對阿媛頗有好感,平日里很關照她。

此時的夏之時是進步青年,曾去往日本留學,加入同盟會,辛亥革命后被選為日軍軍政府副都督。

對董竹君來說,追求她的人足足一個加強連,可這些人多是逢場作戲,只是垂涎于她的美色,并非真正喜歡她。而夏之時和其他男子不同,從來不調戲她,反而對其很是尊重,這讓她感覺到了前所未有的尊嚴。

從和夏之時的聊天中,董竹君這才知道這個男子被袁世凱3萬大洋通緝,只能藏身于日租界旅館和青樓中,這讓年輕的董竹君對夏之時有了更多的敬佩,曾多次冒險探望夏之時。

正所謂患難見真情,兩人在一來二去中建立了很深的感情。

然而,出水芙蓉的董竹君,也讓老鴇有了更多的想法,希望她能夠盡快破身接客,這樣才能給她帶來更多生意。

董竹君剛來到青樓時,因其年紀小,老鴇專門為她配了一個老媽子孟媽媽,照顧其飲食起居,同時監督她,不讓其出逃。

孟媽媽為人心善,她早早就告誡董竹君:「你現在年齡小,還能平安無事,等你年齡大了后,到時候就不安全了,你要早點為自己打算才行。」

不過當時的董竹君并不理解這句話,但等到她十四歲時就已迎來了女性初潮,這意味她已「成人」,其女性第二特征也開始凸顯出來,老鴇也發現董竹君身上的變化,開始和嫖客接觸,商談能將她的初夜賣出更高價格,這些董竹君并不知道。

一天晚上,董竹君唱了半夜,身心俱疲地來到住所,孟媽媽連忙端上一杯茶,但喝完后阿媛仍然覺得喉嚨難受。這讓孟媽媽心疼不已,她說道:「都怪你唱的太好,每天都有接不完的劇票,可別累壞了身體啊。」

董竹君聽了后,內心不是滋味,可她只是一個弱女子,又能怎麼辦呢?孟媽媽欲言又止,經過了一番掙扎后,她開口說道:「我聽說老鴇正在商談,想讓你接客了,你得想辦法,不然可就慘了。」

董竹君聽了后一愣,隨即哭了出來,她不知道該如何是好,含著淚說道:「當初我父母說我賣藝不賣身,說3年后就會接我回家,不知道他們當初有沒有想過我今天的處境?如果他們知道我要賣身,還將我送來,這不是欺騙我嗎?哎!」

董竹君渴望父母能將自己接回去,但她知道父母沒有那麼多錢,不可能將自己贖出來,不然當初也不會將自己賣掉。

孟媽媽說:「你現在還在指望你父母呢?他們如果能救你于水火,當初又何必將你送來?青樓這個地方難免要接客,他們不可能不知道,你還是別指望你父母了。」

董竹君聽了這番話,內心頗為傷心,難道自己的父母不愛自己嗎?不然他們為何將自己賣掉?

此時的阿媛百感交集,她想起了和父母的點點滴滴,想到分別那一天,她充滿期待的對著爹爹董同慶說:「你們要早點來接我,早點來啊,別忘了我……」

看著阿媛淚流滿面,孟媽媽知道她心里一定責備父母,連忙拍了拍她說道:「阿媛啊,你別這麼想,天下沒有哪個父母會將女兒推向火坑里,他們一定是被老鴇給騙了,你就別胡思亂想了。」

那個年代,青樓女子的最好出路就是給有錢男人當小妾,讓他們出大價錢將自己贖出來。孟媽媽勸她給自己找一條出路,她說道:

「我看那個夏爺就不錯,他身材比較高大,人長得帥氣,性格也頗為豪爽,還是一個愛國者,你可以考慮讓他把你贖出來,跳出這個火坑。

董竹君聽了后擦了擦淚水,可這一天晚上,她怎麼也睡不著,一閉眼就想到和自己同病相憐的姐妹,她們均是窮苦人家的孩子,均被父母賣到這里。

她有個想法:「如果父母知道自己要接客的命運,自己該是多麼可悲,當初分別時,自己還期待父母早點將自己接回家里。」

不過很快董竹君又有了新的想法,她想到躺在自己懷里餓死的弟弟,想到父親病重時的樣子,如果父親不賣了自己,可能自己也會和弟弟妹妹一樣的結局,早就餓死大街上了。

父母對自己并不薄,在當時女子不被重視的年代,家庭貧困的父母就將自己送到私塾里,希望她學好知識,靠自己的學識活出更精彩的人生。

而自己也確實學了很多東西,知道女性要用自己的行動去爭取自由,知道要潔身自好,也有了獨立思考人生的想法,對人生有了更多的探索。

私塾先生劉舉人告訴她:「這是一個吃人的時代,之所以人吃人,還因社會太陰暗太腐朽,需要有人打破現狀,唯有革命才行。」

再聯想自己的姐妹,董竹君明白,自己的苦楚不是個人的,而是所處的社會太悲哀,她渴望沖破封建禮制的約束,證明女性也能有尊嚴的活著。

這一刻,董竹君放下了對父母的芥蒂和偏見,理解了父母的苦衷,同時也有了要逃出妓院這個「牢籠」的勇氣和決心,她要成為女性的標桿,成為窮苦人的榜樣。也正是這一晚的思想轉變,為日后董竹君成為女權主義先進代表、革命者奠定了基礎。

充滿著信念的董竹君,第一次對逃跑不再有了畏懼。

逃出「魔窟」和夏之時結婚

第二天,董竹君將自己的處境告訴夏之時。夏之時當即決定要為她贖身,按道理當年董竹君被三百大洋賣到這里,贖金本該是三百大洋,可沒想老鴇卻臨時抬高價格,一口氣說出了三千元這個數目。

這個數目夏之時一時間拿不出來,他決定向好友借錢,董竹君得知后,當即說道:「我不讓你花錢,我有辦法跑出來,等我好消息,我不想讓你認為我是被花錢買來的,我也有我的尊嚴!」

當時老鴇為了避免她逃走,找來了幾個看守,日夜輪換監督她。

不過聰明的董竹君,利用幾瓶好酒將這些看守全部灌醉,趁夜逃出了妓院,來到了夏之時的身邊。

出逃后,相愛的兩個人就有了結婚的打算,不過婚前的董竹君提出了三點要求,首先是不能當小老婆,其次是去日本留學,三是婚后男主外女主內。

晚年董竹君回憶那個出逃的夜晚,她寫道:「這一刻,身上的束縛全部解除,感覺渾身輕飄飄的,如同在天空飛翔那般快樂,這是我第一次對自由充滿了期待和渴望,終生難忘。」

就這樣,半個月后,他們二人在上海舉辦簡單時髦的婚禮,這一年董竹君十五歲,夏之時二十七歲。

婚后,夏之時就送她來到日本留學,就讀東京女子高等師范學校,學習經貿、金融。然而,沒多久夏之時就不讓她在學校讀書,請來各科教授單獨為其輔導,理由是怕董竹君接觸外面的花花草草變了心。

在家里,董竹君一邊學習物理、日文、數學、化學、歷史、地理、動植物學,一邊享受著二人世界,1917年他們的第一個孩子出生。但這仍然不耽誤董竹君讀書,當時不管是夏之時還是那些革命黨人,都不相信一個青樓女子能順利畢業,但董竹君不僅將家庭照顧的井井有條,更是順利畢業。

化解恩怨,為父母養老送終

不過在日本的董竹君,也牽掛著父母。其實父母從同鄉人口中得知女兒順利出逃,并和一個四川督軍結婚,他們老兩口懸著的心放了下來。

但也為女兒臨走前沒見自己而充滿自責,他們也為當年的決定后悔。

因以為女兒生自己的氣,董同慶兩人沒敢主動和女兒阿媛聯系。

而夏之時對岳父、岳母并沒有好的態度,他認為父母將親生女兒賣到青樓是喪盡天良的做法,不值得被原諒,痛罵她父母太心狠,建議阿媛和父母徹底決裂。

然而,董竹君并沒有這麼理解,早在青樓的那天晚上,她就原諒了父母的所作所為,畢竟當時的環境就是那樣,她并非唯一的受害者。

日子過得穩定后,董竹君主動和父母聯系,并寄去了錢財和書信,這讓董同慶老兩口內心十分欣慰,但同時也更加自責。

盡管董竹君解釋多次,但夏之時卻仍然表示:「連自己的女兒都能賣掉,這樣的親生父母有什麼良知?虧你還對他們這麼好,這并非報恩,而是愚蠢!」

正是兩者認知的不同,今后的夏之時多次為難岳父岳母,讓董竹君左右為難、

護國戰爭后,夏之時決定回國加入討袁大軍,而董竹君則留在日本繼續學習,并結識了很多愛國人士,他們一起討論時局等。董竹君受到啟發,也有了創辦實業的想法。

不過1917年夏之時發來電報,稱父親病危,讓她立刻帶著孩子回國。就這樣,她帶著不舍離開了日本,告別相處的朋友、老師,來到夏之時四川老家。

夏家是豪門世家,婆婆瞧不起她這個青樓出身的女子,不過聰明的她,拿出了購買的洋貨,送給家族內的每個成員,堵住了他們的嘴。之后,她又不辭辛苦地操辦家務,幫總管上賬等,得到了公婆、妯娌的認可。

在婆婆的提議下,他們又舉辦了隆重的舊式婚禮,這時候董竹君徹底在夏家站住腳跟。

此時的董竹君內心牽掛著父母,她給父母寫了一封信,約定見面地點,董同慶聽到后激動不已,見面的那天,父母、女兒三人抱頭痛哭,在哭聲中他們的恩怨也隨之化解。

過了一陣子,他們的情緒穩定下來,看到外孫女內心很是高興,但又疑惑道:「夏爺對你怎麼樣?他怎麼不和你一同回來?」

董竹君說:「他正在鬧革命,今后會回來的。」臨走前,董竹君給父母留了一筆錢,并說道:「等日子安頓好了,我就接你們到四川,讓你們過上好日子。」

然而,沒想到的是,夏之時大權在握后,思想開始腐化,欲望也逐漸膨脹起來,學會了斂財,巧立名目賺取大筆錢財,對待董竹君的態度也開始轉變。

後來,因夏之時站錯隊遭停職,整個人開始頹廢起來,自暴自棄的他更是染上了鴉片,從一個進步青年到滿嘴臟話、極易暴怒的腐敗分子,董竹君只好處處忍讓,可沒想丈夫更是對她家暴。

同時,董竹君將父母接回四川后,并沒有過上好日子,反而因夏之時對其父母耿耿于懷,生活中對他們各種針對,父母受到委屈后不敢說出來,董竹君也沒有辦法。

一次,夏之時污蔑岳父董同慶偷走他鴉片,母親也因首飾丟了哭泣,被性情暴躁的夏之時呵斥。無奈之下,父母提出返回上海。

1929年,夏之時和董竹君矛盾激增,董竹君的心被傷透,她和丈夫正式分居,帶著孩子來到上海,并將父母接到身邊。

不過經商的董竹君處處碰壁,1932年「淞滬戰爭」打響,剛有起色的生意因戰爭毀于一旦,此時的她窮得無法養家,父母也跟著她受累。一次父親病重,董竹君只能靠賣首飾給其治病。

1933年,董竹君母親董李氏病逝,2年后父親也在貧困中離世,盡管他們沒見證董竹君再創傳奇,但生前得到了女兒無微不至的照料。之后,董竹君更是年年為父母添墳掃墓。

1934年,董竹君和夏之時正式失婚,不過很快,一個四川籍商人資助她兩千元讓其創業,董竹君拿著這筆錢開辦錦江飯店,沒想這個飯店在上海一炮走紅,得到了眾人的追捧和關注,很快就成為上海灘數一數二的大飯店,杜月笙、黃金榮等青幫大佬來了也要排隊。

抗日戰爭后,董竹君積極從事革命,其飯店也成了進步人士的秘密聯絡點。解放戰爭時,董竹君大量印刷共產黨的進步書刊,宣傳反內戰思想。

新中國后,董竹君將錦江飯店、別墅、十五萬美金資產全部上交政府,得到了周總理的高度評價和贊揚。1951年特意來到錦江飯店,和董竹君一同就餐。

這之后,錦江飯店就成了接待中央首長、外賓的主要場合。

董竹君的晚年生活平淡,用了八年寫完《我的一個世紀》,1997年12月6日逝世,終年九十七歲,走完了傳奇一生。在她的葬禮上,其兒女遵照她的遺囑,播放《夏日里的最后一朵玫瑰》,這是她和夏之時愛情之歌,可見直到生命最后一刻,她心里仍牽掛著那個改變她命運的男人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