她貴為皇妃,卻從未得溥儀寵幸,失婚僅獲5萬補償費,結局很凄涼
2023/07/20

她曾被世人稱作「民國十大傳奇女子之一。」

9年無性婚姻,公開登報與丈夫失婚,這個皇妃一生充滿了傳奇。

多年后,她的故事被搬上了熒幕,并且轟動一時。

她就是中國歷史上第一個敢于向皇帝提出失婚、勇于跟命運抗爭的末代皇妃文繡。

1909年12月20日,文繡出生在一個八旗沒落貴族的家庭里。全名額爾德特·文繡,小名蕙心,學名傅玉芳。

1912年宣布清帝退位詔書后,大清王朝垮台,八旗也隨之沒落。屋漏偏逢連夜雨,文繡的父親在沒落后不久便撒手人寰,其母親蔣氏只能帶著三個女兒過著平民的生活。

時代的一粒灰,落在一個人頭上,就是一座山,更何況蔣氏還要帶著2個孩子。

孤兒寡母,日子過得艱辛無比。蔣氏經常帶著女兒們去花市承接一些針線活,來補貼家用。

文繡自幼喜歡讀書,8便歲主動央求母親送她到北京私立敦本小學讀書。但蔣氏面對捉襟見肘的家庭條件,遲遲沒有答應。

文繡看出了母親的顧慮,倔強的說:「我白天上學,晚上可以把活干完的。」

蔣氏最終同意文繡去上學,在學校里,無論國文、算術、自然,甚至圖畫和音樂等功課,都是名列前茅者,深得老師喜愛。

從小明白事理的文繡,付出的遠遠多于同齡人。

每天一放學就幫助母親做家務活,燒火做飯,洗漱。晚上便點起燈來與母親一起做挑花活,一直做到小半夜,母親硬是把燈吹了,才肯上炕睡覺。

蔣氏看到如此懂事的文繡,內心深感欣慰。可也正因為懂事,才讓她擔負起振興家族的重任。

1921年春,皇宮中傳出皇帝溥儀即將選后消息。一紙昭告天下,讓文繡走上了跌巖起伏的人生路。

上世紀二十年代,封建思想的束縛就像一顆毒瘤,深深地埋在人們的腦海里

那時文繡芳齡十三,雖然容貌不俊美,卻是膚色白凈,身材勻稱,性情溫婉內斂,并且祖上是入旗籍的蒙古族貴族。

雖然家道中落,卻也完全有資格參選。叔叔華堪便想借溥儀選后的機會重新光耀額爾德特家族。于是便和蔣氏商量,想讓她勸文繡進宮。

蔣氏回家告訴文繡,文繡堅決不從,曾一度想尋死。

最后在蔣氏和即五叔華堪的說服下,只得去照了相片,送交內務府。

縱然思想獨立,崇尚自由,可因為家族,文繡第一次選擇妥協。

文繡自知自己相貌平平,被選中的幾率很小,抱著僥幸的心里希望不要被選中。

關于文繡的長相,最近這幾年有人翻看照片,被網友調侃跟鳳姐長相相近,怎麼都沒有想到當年溥儀會選中她。

這個問題的答案,溥儀在《我的前半生》一書里是這樣闡述的:

「照片送到了養心殿,一共四張。在我看來,四個人都是一個模樣……便不假思索地在一張旗袍花色好看一些的相片上,用鉛筆畫了一個圈。這是滿洲額爾德特氏端恭的女兒,名叫文繡…… 」

這一圈就圈住了一個女人一生的命運。命運有時就是這樣,偏偏不按常理出牌。

1924年,馮玉祥發動「北京政變」,把北洋政府趕下台,隨即又頒布了《修正清室優待條例》公告,其中有一條是「永遠廢除皇帝尊號」,這標志著清室被徹底掃地出門。

迫不得已,溥儀只能帶著妻子舉家遷至天津日租界。

在天津日租界,溥儀和婉容住二樓,文繡住一樓。

文繡其實是一個思想開化的女子,因為接受過西方教育,她很想跟溥儀保持平等的身份,也曾積極的為溥儀獻計獻策。

但溥儀一心想投靠日本人,想借機會復辟清朝的天下,文繡在皇宮之前經常勸他要分清敵我。

但溥儀根本不領情,反而對她日漸冷淡。不同的理念,注定是活成兩個人的世界。

在天津租界,三人本該相依為命,但婉容和溥儀卻經常出雙入對,完全不在乎文繡的心情好壞。

就連對皇室成員的賞賜,也是故意忽略了文繡,可在需要上供的時候,又總是叫上文繡。如此冷漠無情的對待,讓文繡的身心都受到了傷害。

平日里溥儀文繡不再來往,文繡漸漸成了局外人。婉容過生日,收到貢品無數,但文繡生日卻無人記得,只能孤燈獨坐。

人生就是如此,無論你有多堅強,但都無法跟大環境相抗爭。文繡面對生不如死的日子再一次想到了自盡。

自盡未遂后,文繡整日以淚洗面,郁郁寡歡

後來文繡表哥的女兒玉芬看到文繡的處境,她勸文繡失婚:

「現在是民國時代,你可以根據‘男女平等’的法律條文請律師寫狀子,告他虐待妻子,與他打失婚官司,向他要贍養費。你若考慮好了,就這麼辦。」

一語驚醒夢中人,在她們的鼓勵下,文繡仿佛看到了希望之光。這一次文繡不再選擇認命,而是選擇了在夾縫中拼命求生。

于是文繡找了律師寫了律師函: 事帝九年,未蒙一幸;孤枕獨抱,愁淚暗流;備受虐待,不堪忍受。今茲要求別居,溥應于每月定若干日前往一次,實行同居。否則唯有相見于法庭。

作為喪失了[性·能·力]的溥儀,他做不到。于是文繡決定失婚,合情合理。

至此,中國歷史上第一位與皇帝失婚的皇妃文繡,拉開了帝后的失婚大幕,史稱「刀飛革命」。

當律師函交到溥儀手里時,溥儀還是嚇了一跳,這可是歷史上從未出現過的荒唐事。溥儀急忙派出大批太監和隨從到國民飯店尋找文繡,卻遍尋不著。

此時文繡早已和文珊做足了準備,從后門另覓安全居處了。

可見文繡與溥儀失婚之心早已堅如磐石,她曾在家族振興中選擇妥協,也曾在絕望中選擇過自滅,但這一次她終于選擇奮力掙扎,和命運抗爭。

最后溥儀無奈,雙方達成協議:溥儀付給文繡5.5萬元的生活費,而文繡則答應溥儀永不再嫁。

文繡終于離開了火坑,抓住了生命里壓垮駱駝的最后一根稻草,獲得重生。

但生逢亂世,命比紙薄,文繡的一生似乎注定又不會太平。

與溥儀失婚后,文繡回到北京,在北平的府佑街私立四存中小學當上了一名教授國文和圖畫的教師。

能夠以自己的特長傳授知識給別人,文繡第一次感受到生命的價值,也讓她感受到了從未有過的精神安寧。

可是好景不長,有人查知她之前的身份,是皇妃。文繡的身世被宣揚出去后,各種記者和圍觀群眾慕名而來嚴重影響了她的生活。不得已,文繡在1933年底辭去教師工作。

盡管這樣,文繡依然覺得快樂,自由給了她活下去的勇氣。

1937年「七七」事變之后,北平淪于日本鐵蹄之下,文繡更加不得安寧了。在日本的敲詐勒索下,短短幾年時間,文繡就變成了真正的窮困潦倒的平民百姓。

尼采曾說過:那些殺不死你的,終將會使你更強大。困難是弱者的萬丈深淵,但卻是強者的巨額財富。

涅槃重生后的文繡成了強者。

現實的貧苦沒有消磨文繡的意志,她也沒有向生活選擇妥協,更沒有將自己變成一個唉聲嘆氣的怨婦,為了生活, 她各種粗活重活幾乎都做過。

直到1946年,經《華北日報》社長張明煒介紹,文繡認識了國民軍官劉振東。在與文繡相處的半年時間里,劉振東深深同情文繡的遭遇。而劉振東的爽直本分也讓文繡動了心。

隨后文繡與劉振東在1947年夏季完婚,解放后劉振東成了一名環衛工人,兩人只能住進只有10平方公尺的小房里,但他們卻覺得異常幸福。

文繡一生幸福的時光是屈指可數的,自從結婚以來,她的身體每況愈下。1953年9月18日,文繡因突發心肌梗塞逝世于家中,年僅44歲。

文繡這一生波瀾起伏,酸甜苦辣嘗盡。她曾為了家族放棄追求自己的幸福,她曾愛而不得選擇過自盡,但最終她沒有在追求自由的路上選擇放棄,她有著讓人佩服的堅強和果敢。

在44年的人生里,文繡曾有過妥協,也有過向往,最后憑借不服命運的安排成全了自己。

電影《哪吒之魔童降世》有句經典的台詞: 我命由我不由天,是魔是仙,只有我自己說了算。用來形容文繡勇于挑戰現實的精神與生活作戰的勇氣最合適不過。

希望你在遭遇命運百般為難,試圖放棄時,想想這位不被命運善待的末代皇妃,或許可以獲得前進的力量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