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清朝宮廷戲如《戊戌風云》等劇里,我們發現一個很奇葩的稱謂,就是光緒皇帝竟然稱呼自己姨媽慈禧太后為「 親爸爸」。
這就令人大惑不解了:是清宮戲偏離歷史胡編杜撰的,還是真有其事呢? 實際上清史上光緒對慈禧這一稱謂,確實是實實在在的。
慈禧身為尊貴太后,也是女性,為何會喜歡光緒對她以「 親爸爸」相稱呢?
慈禧與光緒是清史上一對特殊的「母子」。
一是光緒是慈禧親妹妹的兒子。
慈禧兒子同治皇帝19歲英年早逝后,為繼續掌控大清最高權力,她力排眾難,將年僅4歲的小外甥載湉立為帝。
二是光緒是慈禧掌權的傀儡。
慈禧立小外甥為帝,動機本就很不單純,只讓他作為自己繼續掌權的籌碼。
因此光緒從4歲起就生活慈禧的高壓之下,慈禧動輒對他大動肝火,令光緒身心遭受嚴重傷害。
對慈禧十分懼怕,一見到她就戰戰兢兢,語無倫次。
最令他苦惱的是,慈禧就連對他的請安「 皇太后吉祥」都十分反感,總對他以一聲冷哼來回應,還莫名其妙地對他發雷霆之怒。
這令光緒百思不得其解。
時間一久,慈禧身邊的李連英對光緒心生憐憫,善于揣摩主子心思的他看出了問題所在,于是決定點撥一下小皇帝。
他對光緒說:「皇上,您發現沒有,老佛爺聽到您叫她皇太后的時候,總是一臉的不高興,您想想是不是應該換一個稱呼呢?」
光緒想了好一會兒,也不知道該叫慈禧什麼才令她滿意,就問李連英該怎麼辦。
李連英眼睛咕嚕一轉,一臉神秘地告訴光緒:「 您可稱呼太后為‘親爸爸’呀。」
光緒聞言,頓時愣住了。
不僅他吃驚,我們也深感不可思議: 稱呼一個女人為親爸爸,這也太奇葩了吧,這算怎麼回事嘛。
但李看連英一臉認真,不像是開玩笑,再說他也沒必要害光緒,再說光緒素知李連英最擅于揣摩慈禧的心思,聽他的應該沒錯。
第二天,光緒皇帝去向慈禧請安,雖然有些難以啟齒,但還是下定了決心,喊出了:「 親爸爸吉祥」5個字。
果然,慈禧聞言,一反常態:對光緒眉開眼笑,親熱地拉住他的手,讓他坐在自己身邊,噓寒問暖,態度比以前親熱了何止百倍。
這光緒其實還是不懂為何慈禧熱衷這種男性化的稱呼,但看他叫聲「親爸爸」就有很好效果,從此就一直以「 親爸爸」來叫慈禧了。
一聲「親爸爸」, 道出了光緒滿滿的求生欲望,以及心酸無奈的宮廷生活,令人唏噓。
其實從慈禧于同治2年被稱為「 老佛爺」開始,李連英就覺出了主子的喜好。這次他察顏觀色與心領神會,悟出了「親爸爸」一詞,堪稱主子的解語花。
李連英之所以數十年被慈禧盛寵不衰,其 成功秘訣16字箴言也寫在了墓志銘上:「 事上以敬,事上以寬,如是有年,未嘗稍懈」。
也就是說,對主子恭敬,對下屬寬厚,多年來都不曾松懈。而這些當然還包括善解人意、聰敏過人。
而他對光緒也有百般愛護之心,在西逃時光緒被慈禧冷落對待,連床被褥都不給他,李連英發現后抱住他的腿痛哭:「 奴才罪該萬死啊」,然后將自己被褥給光緒。
光緒後來回憶西逃之苦,無不感慨:「 如果沒有李諳達,我就活不到今天」。
可見,光緒要在慈禧面前過得不那麼糟糕,李連英也算功不可沒。
慈禧為何喜歡大家以男性稱謂她,尤其喜歡光緒叫她「 親爸爸」?
這其中的原因,引起了大家的爭議。有人說「爸爸」在滿語里是「母親」的意思,但又有研究者說滿語并沒有這種說法。
在《清宮二年記》里記載:「及余(德齡)等皆呼以男稱」等。
就是說慈禧的御前翻譯德齡公主,曾親耳聽到光緒向慈禧請安時說「親爸爸吉祥」, 是慈禧希望光緒對待自己要像親生父親一樣。
那究竟是什麼原因呢?這三點匪夷所思。
一是慈禧不希望別人將她當作女流之輩來看待。
這一點將慈禧的野心昭然若揭,慈禧雖名義上是太后,卻是清廷實際上的最高統治者。
在兩千多年封建歷史長河里,女人掌權極其罕見,除非是像武則天那樣真正的女皇帝,才能名正言順掌權,而不被天下人詬病。
再說慈禧太后還是通過發動政B來獲得的清王朝最高權力,她雖然已經擁有了皇帝一樣的實權,但她還是希望別人將她與清朝乃至史上的男性皇帝一樣來看待。
其實,這有點象司馬昭之心,路人皆知了,更像「 此地無銀三百兩」, 同時體也現了慈禧欲蓋彌彰的心虛心理。
當然,從另一方面看,也體現了女性在封建社會里,要凌駕于男權之上是多麼不易,連慈禧也用上了心理暗示這一招。
二是慈禧希望一直擁有至高無上的皇權。
慈禧能控制清朝長達48年之久,她不斷扶持傀儡幼帝,如同治、光緒,甚至死前還不放皇權,立了年僅3歲的溥儀為帝。
在她正式成為清朝最高統治者時,心里是非常清醒的,她深知自己雖然已經掌控了清廷大權,但無論如何都是暫時的。
比如,光緒一旦親政,她就要交出權力,這是她最不愿意看到的。而被光緒稱為「 親爸爸」,自己就像光緒的父親一樣,最起碼讓她在形式上獲得了男人的尊嚴與地位。
再說史上也有名義上放權,但實際仍大權在握的先例。比如乾隆掌權60年傳位給十五子嘉慶之后,仍然控制著朝政達4年。
那自己與光緒情同父子,光緒雖然親政了,自己也可以效仿乾隆繼續擁有皇權。
不管怎樣, 都是慈禧的強烈權力欲望太盛,至死都不愿放棄皇權,哪怕在稱呼上也不放過。
三是拉近光緒與自己的親近感。
光緒的親生母親是慈禧的親妹妹,父親又是丈夫咸豐皇帝的弟弟,也就是說,慈禧與光緒既是姨甥的關系,又是侄兒的關系。
當年咸豐子嗣凋零,僅兩子一女,后次子早逝,就只剩下慈禧生的同治皇帝,但同治又在19歲英年早逝,因而慈禧算是早年喪夫,中年喪子,這對女人來說確實是一大悲劇。
如此只能在自己最為親近的兄弟姐妹中物色幼帝人選了,于是選到了光緒為帝。
而 慈禧既是光緒的姨媽,又是光緒的伯母,在如此雙重身份下,如在「爸爸」稱呼之上再加個「 親」字, 那就更拉近兩人關系了。
據說,慈禧也曾說過,光緒是她親妹妹的兒子,就和自己的親生兒子一樣,所以要特意叫出「親爸爸」這三個字,她才特別滿意。
當然,至于光緒叫慈禧為「 親爸爸」,是李連英從旁點撥,還是慈禧要求光緒這麼稱呼的,現都已無從考證了。
總而言之,慈禧喜歡讓光緒叫她「親爸爸」, 無不與她妄圖獨斷朝綱、掌控最高皇權的強烈權力欲望息息相關。
不過,以如此奇葩而又匪夷所思的稱呼,來彌補性別的差異,以及心理的缺失等,終究 還是貽笑大方,為天下人笑話了。
大家怎麼看呢?歡迎留言。
代表者: 土屋千冬
郵便番号:114-0001
住所:東京都北区東十条3丁目16番4号
資本金:2,000,000円
設立日:2023年03月07日