汪廣洋:明朝僅4位宰相,皆是朱元璋欽封,他名氣最小,死得亦慘
2023/07/06

一、明朝到底有幾位宰相?

為了方便大家了解本文的歷史背景和屬性 ,先和大家明確兩個概念,第一個概念是「宰相」。

宰相,宰天下,相春秋。

千百年來,宰相這個稱謂乃是君主之下最高行政長官的通俗稱謂。西周時期,只有丞相,并無宰相之稱,到了東周末期,部分君主為了把太宰和丞相(或相邦)合二為一,稱為「宰相」。《韓非子·顯學》中首次提到宰相, 按照韓非子的說法,宰相即為丞相。

實際上,在復雜的古代行政演變中,丞相和宰相并不是一個概念,準確地說,丞相是輔佐君主的中樞,但并沒有決策權。

而宰相則被賦予能夠代替君主決策的權力。 換句話說,丞相只有在掌握決策權的時候,才能被稱為宰相。

當然,以上說法也不絕對,在部分朝代,宰相也曾被寬泛化。

第二個概念是「 中書省」。

眾所周知,隋唐時期確立和完善了「三省六部制」,所謂「三省」指的是 中書省、尚書省、門下省,分別負責起草詔書、審核詔書和執行政令。宋元時期,中書省則為朝廷最高的行政機構,中書令即為宰相。例如,宋朝的宰相便是百官之首,可代帝王處理政務。不過,元明時期改「宰相」為「丞相」,并且有左右丞相之分(元朝尚右,明朝尚左)。下圖為中書省印:

綜上所述,明朝初期洪武年間的「中書省」,實際上是延續宋元制度,而朱元璋麾下的「中書省丞相」,實際上就是大家俗稱的「宰相」。

那麼,明朝到底有幾位宰相呢?筆者先給出答案: 一共只有4位。雖然明朝后期的內閣大學士也被人說成是「宰相」,事實上他們并非真正意義上的宰相。

明朝的4位宰相分別是 徐達、李善長、汪廣洋胡惟庸

,這4人,都是朱元璋欽封的。

元朝末年,朱元璋起兵濠梁,後來奉小明王韓林兒為主。韓林兒封朱元璋為吳王,朱元璋便設立吳王府左右相國,當時,李善長為右相國,徐達為左相國,由二人主管行政。

注意,此時的朱元璋還不是皇帝,只是被封為王。所以,他麾下的徐達、李善長也不是宰相,而是輔佐諸侯的「相國」。元朝以右為尊,朱元璋反其道而行之,以左為尊(恢復古制)。所以,作為左相國的徐達,實際上居于右相國李善長之上。又因為徐達長期在外打仗,實際上處理政務之人乃是李善長。

明朝建立后,朱元璋大封功臣,徐達和李善長都被封為公爵,屬于「開國六公」之二。根據《明史·徐達傳》記載:

洪武元年,太祖即帝位,以(徐)達為右丞相。

而《明史·李善長傳》則記載:

洪武三年大封功臣……乃授(善長)開國輔運推誠守正文臣、特進光祿大夫、左柱國、太師、中書左丞相,封韓國公,歲祿四千石,子孫世襲。

李善長被封為中書左丞相,位于徐達(右丞相)之上,再加上徐達常年領兵,李善長則是真正意義上的宰相。

洪武三年,李善長久病,中書省無人操持,朱元璋便提拔了兩個青年俊彥上來,《明史·汪廣洋傳》記載:

三年,李善長病,中書無官,召廣洋為左丞。時右丞楊憲專決事。廣洋依違之,猶為所忌。

這段記載,下面我還會講到,這里先不具體解釋。但需要和大家說明的還是,李善長生病后,朱元璋讓汪廣洋和楊憲擔任左右丞。

注意,是「丞」,而非「丞相」,這個是有區別的!

《元史》中明確記載:

中書左右丞并稱「左右轄」,佐宰相處理政務,位居執政,正二品。

意思是說,「中書左右丞」乃是「左右丞相」的助手,并不是丞相。筆者曾經看到一位知名歷史博主把楊憲也列為明朝的宰相之列, 理由是楊憲曾是中書省右丞,筆者表示十分無奈。

在《明史·汪廣洋傳》中還有記載:

及善長以病去位,遂以廣洋為右丞相,參政胡惟庸為左丞。

到了洪武四年,李善長因病辭官,朱元璋才正式讓汪廣洋做右丞相,汪廣洋終于在「丞」的基礎上,變成了正牌「丞相」,成為了明朝的第三位宰相。而此時的楊憲已經被殺。

《明史·胡惟庸傳》記載:

六年正月,丞相廣洋左遷廣東行省參政,帝難其人,久不置相,惟庸獨專省事。七月拜右丞相。久之,進左丞相。

後來楊憲被誅殺,到了洪武六年,汪廣洋被貶,朱元璋找不到合適的人擔任丞相,半年后,朱元璋終于讓胡惟庸擔任右丞相,後來改任左丞相。胡惟庸因此成了明朝第四位大權在握的「宰相」。

直到胡惟庸案爆發,朱元璋再也不信任宰相,從此廢除宰相制度。明朝再無宰相。因此,有一朝,僅有 徐達、李善長、汪廣洋、胡惟庸四位宰相,而且他們都在洪武年間任職,皆是朱元璋欽封。

二、汪廣洋的奮斗史

《明史》把汪廣洋和李善長這兩位宰相并為一傳,在《明史·卷一百二十七》中記載:

汪廣洋,字朝宗,高郵人,流寓太平。

汪廣洋,字朝宗,祖籍江蘇高郵,元朝末年,汪廣洋是進士出身。

在明朝4位宰相之中,汪廣洋是唯一一位進士。

元朝時期,雖然延續了科舉考試的舊例,但對漢族學子限制極其嚴格,汪廣洋能考中進士,不僅說明他從小受到了良好的教育,更能說明他學識過人。

只是,汪廣洋雖然中第,卻并沒有在元朝做官的履歷。不知為何,他最終卻遠離故土,「流寓太平」,在太平這個地方旅居。

太平,位于現在的安徽馬鞍山境內,是元朝末年的長江防御重鎮,更是南京的上游門戶。朱元璋在濠州起兵,後來南下定遠,攻滁州,奪和縣,在占領南京之前,最后奪取的一個城鎮就是太平。

也就是在奪下太平之后,朱元璋大肆招攬人才,在擁有徐達等「淮西二十四將」和李善長等人的前提下,朱元璋又先后招攬了常遇春、鄧愈、廖永安、廖永忠、俞通海等猛將。在文臣方面,陶安、李習等20余人紛紛來投,汪廣洋也就是在這個時候投入到朱元璋的麾下的。

在陶安的勸說下,朱元璋最終決定南渡長江,攻占南京(元朝稱集慶,後來朱元璋改其名為應天)。

在渡江之前,朱元璋改太平路為太平府,《明史紀事本末》記載:

改太平路為太平府,以李習知府事,李善長為帥府都事,汪廣洋為帥府令史,陶安參幕府事。

汪廣洋年輕有為,才華出眾,為人謙和,很快從一眾文臣中脫穎而出,被朱元璋任命為元帥府令史,也就是專門幫朱元璋整理軍事文書的官員,相當于朱元璋的「大秘書」。

隨后,朱元璋把家眷留在了太平,帶著一干武將開始渡江,經過艱難的鏖戰,他們攻下采石磯,一鼓作氣,拿下南京。而在這個過程中,汪廣洋雖然身為文臣,卻一直緊跟朱元璋,幫朱元璋處理軍事要務。

站在歷史的長河里回望,我們會發現在朱元璋的眾位文臣中,李善長是朱元璋最初的心腹,有「從龍之功」,劉伯溫是在朱元璋占領南京之后被邀請而來,在此后的幾場大戰中有「定鼎之功」。唯獨汪廣洋例外,他的出現很平淡,也沒有干出一番驚天動地的大事,但他卻一直默默地做事,屬于埋頭苦干型人才。

朱元璋曾用八個字評價汪廣洋: 處理機要,屢獻忠謀。

這八個字可以看出兩點,

第一,汪廣洋幫朱元璋處理機要文書,非常敬業。第二,汪廣洋對朱元璋很忠心。

正是因為這兩點,朱元璋對此時的汪廣洋是信任的。因此《明史》才記載:

太祖渡江,召(汪廣洋)為元帥府令史,江南行省提控。置正軍都諫司,擢諫官,遷行省都事,累進中書右司郎中。尋知驍騎衛事,參常遇春軍務。下贛州,遂居守,拜江西參政。

朱元璋奪取南京后,開始派徐達和鄧愈兩路南下,隨后成立江南行省,而汪廣洋則被朱元璋委以重任,擔任江南行省提控(管轄地方的武官)。後來汪廣洋一路高升,不僅在軍事、諫院、中書等部門任職,最后還輔佐常遇春行軍。在朱元璋攻下江西后,汪廣洋又被朱元璋派到最前線,擔任江西行省參政,直接面對陳友諒。

有一件事不得不提,在汪廣洋擔任江西行省參政期間,朱元璋的侄子朱文正擔任大都督,鎮守南昌(洪都)。汪廣洋為人寬和,有古君子之風,朱文正非常佩服他。

這期間,汪廣洋和朱文正一文一武,配合默契。不過,後來朱文正叛變,這個給汪廣洋之死埋下伏筆。

綜上所述:汪廣洋是朱元璋渡江之前所招攬的主要文臣之一,他投奔朱元璋的時間比劉伯溫、楊憲等人要早得多。汪廣洋在朱元璋的陣營中,不僅勤勞執事,而且是軍政多面手,深得朱元璋看重。這也給他后期能夠擔任宰相的原因。

三、明朝第三位宰相

公元1367年,朱元璋在攻破姑蘇城,活捉了張士誠后,便開啟了北伐元朝的壯舉。次年,朱元璋在南京稱帝,而徐達、常遇春等人正在率領大軍北上。

洪武元年,也就是朱元璋剛剛登基不久,徐達便攻破了山東,直逼北京(時稱大都)。在這個關鍵的時候,朱元璋做了一個決定,派汪廣洋前往山東主持大局。《明史·汪廣洋傳》記載:

洪武元年,山東平,以廣洋廉明持重,命理行省,撫納新附,民甚安之。

朱元璋此舉,有兩個原因,第一,山東長期瀕臨元朝大都,在元朝的統治下比較穩固,朱元璋為了迅速收服當地官紳,安撫百姓,必須派一個經驗豐富之人,汪廣洋是一個不錯的選擇。

第二,當時徐達、常遇春的北伐軍已經全力攻打通州,作為北伐軍隊的大后方,山東這片土地在當時非常重要。為了保證北伐大軍的后勤補給,朱元璋決定派汪廣洋前往山東主持大局。

簡單來說,安撫百姓,朱元璋需要一個有經驗又有資歷的大臣;支援大軍,朱元璋需要一個懂軍務又忠心的心腹。

這就是朱元璋選擇汪廣洋的原因。

《明史·汪廣洋傳》又記載:

是年召入為中書省參政。明年出參政陜西。

這段話記載了汪廣洋的兩次調動,看似 簡單,但背后的政治背景并不簡單。

洪武元年秋天,朱元璋之所以召汪廣洋回京,是因為當年秋天徐達已經攻入北京,元順帝倉皇北逃,山東失去了他的戰略意義,汪廣洋在山東已經發揮不到最大價值,因此他才被朱元璋調到中書省擔任參政,輔佐李善長處理政務。只是沒過多久,汪廣洋又火急火燎地去了陜西。

他為什麼去陜西呢?因為洪武二年,徐達已經帶領馮勝、湯和、傅友德等將領攻入陜西,打退了元朝猛將王保保。陜西從戰爭前沿搖身一變成為戰略緩沖地帶,汪廣洋去陜西擔任參政,實際上和他去山東的理由相似。

《明史》中多次肯定了汪廣洋的為人,說「 廣洋謹厚自守」。通過上述這兩段履歷我們可以看出, 汪廣洋本人雖然沒有做出驚天動地的大功勞,但他忠厚勤奮,在朱元璋心目中異常重要。

明朝洪武三年,朱元璋基本上完成了統一大業,在大封功臣之后,李善長有急流勇退之意,朱元璋也有意成全,于是召汪廣洋擔任中書省左丞。

正如本文開篇時劉伯溫對汪廣洋的評價一樣,劉伯溫認為 汪廣洋能力不足。實際上, 汪廣洋為人無可挑剔,但做宰相的確欠缺火候。當時,汪廣洋一味的「蕭規曹隨」,而被朱元璋臨時提拔為中書省右丞的楊憲卻沖勁十足,楊憲為了能坐上宰相之位,拼命打壓汪廣洋,二人的矛盾日漸白熱化,最終,楊憲抓住汪廣洋對母親不孝的把柄,將汪廣洋趕下台。

時右丞楊憲專決事。廣洋依違之,猶為所忌,嗾御史劾廣洋奉母無狀。帝切責,放還鄉。憲再奏,徙海南。(出自《明史·汪廣洋傳》)

汪廣洋被楊憲扳倒,朱元璋對他的不孝行為深惡痛絕,決定將他罷官返鄉。不料楊憲想除掉后患,再次奏請,朱元璋一怒之下,將汪廣洋流放到海南。

筆者曾經寫過一篇關于楊憲的長文,楊憲此人的能力是有的,但他太過激進,過于追求權力,而且沉浸在政治斗爭之中,這是他最可悲的地方。

而汪廣洋作為朱元璋身邊的老人,在政治上并沒有犯大錯,但他擋住了楊憲的「進步」,因此成為了斗爭的犧牲品。

直到洪武四年,楊憲的罪行暴露,被朱元璋誅殺。朱元璋終于想到被楊憲扳倒的汪廣洋,念及舊情,朱元璋決定從海南把汪廣洋召回京城。當年冬天,為了彌補這位老戰友,朱元璋封汪廣洋為忠勤伯。《明史》云:

憲誅,召還。其冬,封忠勤伯,食祿三百六十石。

當年底,李善長徹底告老還鄉,朱元璋任命汪廣洋為右丞相,任命胡惟庸擔任左丞,讓后者輔佐前者共同執掌中書省。這時的汪廣洋,終于成為了繼徐達、李善長之后,明朝的第三位宰相。

四、士無賢不肖,入朝見疑

上文說過,汪廣洋對朱元璋忠心有余,但進取不足。他擔任右丞相后,并沒有做出什麼政績。而剛剛建立大明朝的朱元璋卻躊躇滿志,因此朱元璋對汪廣洋越來越不滿意。兩年后,朱元璋決定扶持更加年輕的胡惟庸上位。

但汪廣洋畢竟做了一段時間的宰相,影響力還是有的,為了不影響胡惟庸主持中書省的工作,朱元璋決定調汪廣洋到廣東行省擔任參政。

《明史》中有一句話非常接地氣:

而帝心終善廣洋,復召為左御史大夫。

意思是,汪廣洋雖然被朱元璋「貶」到了廣東,但朱元璋和他的情分仍在,不久后便召汪廣洋回京,擔任左御史大夫。

從京城到地方,再從地方到京城,歸來時,汪廣洋已經不是宰相,而成了御史。

汪廣洋在朱元璋發跡之前便跟隨朱元璋打天下,到後來先后幾次被朱元璋貶謫,其中滋味,只有他自己懂。

汪廣洋不是圣人,他也有情緒。所以《明史·汪廣洋》傳說:「 廣洋頗耽酒。

「耽」在這里是「沉溺」的意思。汪廣洋在這段時間學會了酗酒,這個習慣一直到他重新擔任右相后,一直延續。

明朝洪武十年,朱元璋晉升胡惟庸為中書省左丞,右丞相的位置由汪廣洋遞補。這是汪廣洋時隔4年后重新坐上宰相之位,只是,他頭上壓了一個胡惟庸。

有部分史學家認為,汪廣洋是胡惟庸的附屬,他和胡惟庸沆瀣一氣。實際上,這麼說是不公平的。汪廣洋第二次擔任右丞相期間,中書省的權力被胡惟庸獨攬。正史上并沒有我汪廣洋為惡的證據。

這只能說明,汪廣洋作為讀書人,還是愛惜自己的羽毛的,他或許想改變什麼,但無能為力。

汪廣洋和胡惟庸搭檔了近三年時間。這期間,發生了一件頗具爭議的事情,那就是劉伯溫之死。根據《明史·劉基傳》記載:

(劉)基在京病時,惟庸以醫來,飲其藥,有物積腹中如拳石。

意思是說,劉伯溫在京生病時,胡惟庸曾帶一位醫者去給劉伯溫抓藥服用。劉伯溫隨后感覺肚子里似有石頭一樣,沒多久就死了。關于劉伯溫之死,后世爭議非常大,不排除有一種可能——那就是胡惟庸想要害劉伯溫(或者是胡惟庸是奉命行事)。

這件事本來沒有汪廣洋什麼事,但到了洪武十二年,胡惟庸謀逆案爆發,朱元璋大怒,不僅誅殺胡惟庸九族,還牽連了22位功勛貴族(1公21侯)。而汪廣洋作為胡惟庸在中書省的搭檔,也未能幸免。

《明史·汪廣洋傳》記載:

十二年十二月,中丞涂節言劉基為惟庸毒死,廣洋宜知狀。帝問之,對曰:「無有。」帝怒,責廣洋朋欺,貶廣南。舟次太平,帝追怒其在江西曲庇文正,在中書不發楊憲奸,賜敕誅之。

這段話是汪廣洋被朱元璋問罪的記錄。朱元璋給汪廣洋定了三宗罪。

其一,朱元璋認為劉伯溫是胡惟庸毒死,而汪廣洋是知情人。汪廣洋表示自己不知情,朱元璋大怒。

其二,朱元璋認為,當年汪廣洋在江西和朱文正同僚日久,後來朱文正叛變,汪廣洋有包庇縱容之罪。

其三,汪廣洋和楊憲同在中書省,楊憲後來獲罪被殺,朱元璋說汪廣洋沒有及時告發楊憲。

三罪并罰,汪廣洋在離京路過太平時,被朱元璋賜死。

歷史泱泱,仿佛冥冥之中早有注定: 汪廣洋和朱元璋在太平相遇,成就一段君臣情誼,最后也在太平這個地方,君臣義絕。

實際上,以上三大罪狀都屬于「無證據」的臆測,朱元璋沒有任何證據,所謂欲加之罪,何患無辭。汪廣洋最終飲下毒酒,遺憾落寞。

明朝四大宰相,除了徐達以外,其他三位均非善終,悲哉。

和另外兩位非善終的宰相相比,汪廣洋明顯有冤枉的成分。

筆者認為:汪廣洋之死的根本原因,還是受胡惟庸案的遷怒。胡惟庸以左丞相的身份,策動謀反,茲事體大,讓朱元璋對中書省失去了信心,決定廢黜中書省,并決定大肆牽連,誅殺功臣。

而汪廣洋這個做過中書省宰相、又立過大功的元老,自然沒有留著的必要。因此說,汪廣洋只是犧牲品而已。

當帝王生了殺心,汪廣洋遁無可遁,只能飲鴆解脫。

和胡惟庸、李善長相比,汪廣洋的家人沒受株連,這已是萬幸。

《明史》給汪廣洋的評價是:

廣洋少師余闕,淹通經史,善篆隸,工為歌詩。為人寬和自守,與奸人同位而不能去,故及于禍。

意思是說,汪廣洋才華橫溢,為人寬厚平和,只可惜,他先后和楊憲、胡惟庸等奸臣為伍,最終淪為朱元璋廢除宰相的犧牲品,實在可悲。

《史記·扁鵲倉公列傳》有云:

女無美惡,入宮見妒;士無賢不肖,入朝見疑。

意思是,女人不論美丑,但一入宮殿就被人嫉妒。士人不論賢愚,一入廟堂便遭人猜疑和記恨。

汪廣洋空有寬厚之名,只可惜毀在了封建君王和同僚之手。明朝的這位宰相,雖然低調,但值得一讀。